深度解析:经济责任审计的程序与方法经济责任审计是一种重要的审计形式,它关注的是企业和组织中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我们这篇文章将详细介绍经济责任审计的程序和方法,帮助你们更好地理解这一专业领域。以下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审计准备阶段;审计实施阶段...
进一步审计程序的类型包括哪些?深入解析7大关键审计方法
进一步审计程序的类型包括哪些?深入解析7大关键审计方法在审计工作中,进一步审计程序是获取充分适当审计证据的核心手段,对审计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不同类型的进一步审计程序适用于不同的审计目标和风险领域,注册会计师需要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合理选择和
进一步审计程序的类型包括哪些?深入解析7大关键审计方法
在审计工作中,进一步审计程序是获取充分适当审计证据的核心手段,对审计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不同类型的进一步审计程序适用于不同的审计目标和风险领域,注册会计师需要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合理选择和设计。我们这篇文章将系统性地介绍审计准则规定的各类进一步审计程序及其应用场景,帮助你们全面了解这一专业领域的核心内容。主要内容包括:检查记录和文件;检查有形资产;观察程序;询问程序;函证程序;重新计算;重新执行;以及如何选择适当的审计程序。
一、检查记录和文件(Inspection of Records and Documents)
检查记录和文件是最基本的进一步审计程序之一,指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记录(如总账、明细账、记账凭证等)和其他书面文件(如合同、协议、董事会决议等)进行的审阅和核对。这项程序主要用于验证交易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根据审计证据的可靠性,检查可分为两类:1) 原件检查 - 直接审查原始凭证和文件;2) 复制件检查 - 审查复印件或传真件,此时需关注其真实性。例如,在收入审计中,审计师会检查销售发票、发货单和客户订单是否一致,以验证收入确认的准确性。
二、检查有形资产(Inspection of Tangible Assets)
检查有形资产是验证资产存在性的直接手段,主要指审计人员对实物资产进行的实地察看和盘点。与检查文件不同,这项程序主要提供资产存在(发生)认定的证据,对所有权和价值认定的证明力相对有限。
典型应用场景包括:1) 存货盘点 - 审计师参与年终存货监盘;2) 固定资产检查 - 实地查看主要机器设备;3) 现金盘点。在执行时,审计师需注意同时实施其他程序验证所有权,如检查购置发票和权属证明。
三、观察程序(Observation)
观察程序是指审计人员察看相关人员正在从事的活动或执行的程序。与检查有形资产不同,观察更侧重于过程和行为的见证。由于被观察者知道在被观察时可能改变行为,观察提供的证据通常具有时点性。
常见的观察内容包括:1) 内部控制执行情况 - 如观察仓库管理人员的出入库操作;2) 生产流程 - 了解生产工艺和成本归集过程;3) 在建工程进度。为提高证据效力,观察最好采用突击方式进行,并与询问等其他程序结合使用。
四、询问程序(Inquiry)
询问程序指审计人员以口头或书面方式向被审计单位内部或外部人员获取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并对答复进行评价的过程。询问是最常用但也最需要谨慎使用的程序,因为其可靠性高度依赖被询问者的知识、诚信和客观性。
有效实施询问需注意:1) 多层级询问 - 从执行人员到管理层;2) 交叉验证 - 询问不同部门相关人员相同问题;3) 书面确认 - 对重要事项获取书面声明。询问特别适用于了解内部控制、识别相关方交易等场景。
五、函证程序(Confirmation)
函证程序是指审计人员为获取第三方对特定信息的确认而直接向第三方(被询证者)发函,并评估回函结果的过程。由于证据来自独立外部来源,函证通常被视为高质量审计证据,特别是在验证存在性和权利义务认定方面。
主要函证类型包括:1) 银行存款函证;2) 应收账款函证;3) 应付账款函证;4) 律师询证函;5) 特别事项询证函。审计准则通常对函证程序有强制性要求,如对重大应收账款必须实施函证程序。
六、重新计算(Recalculation)
重新计算是审计人员对记录或文件中的数据进行的验算或另行计算,包括核对数学准确性(如折旧计算)和应用程序(如公式应用)的正确性。这一程序特别适用于验证准确性认定,是发现计算错误的有效手段。
典型的重新计算包括:1) 验算折旧费用;2) 核对工资计算;3) 复核税务计算;4) 验证财务比率。随着审计软件的发展,许多重新计算工作已可自动化完成,极大提高了审计效率和覆盖面。
七、重新执行(Reperformance)
重新执行指审计人员独立执行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中原本由被审计单位人员执行的程序。与重新计算不同,重新执行更关注控制过程的再现,主要用于测试内部控制运行有效性。
常见应用场景:1) 重新执行银行调节表编制过程;2) 重新执行系统自动生成的报告;3) 重新执行会计分类检查程序。重新执行可以提供关于控制执行准确性和一致性的直接证据,但成本较高,通常仅针对关键控制实施。
八、如何选择适当的进一步审计程序
程序选择需考虑哪些因素?
审计人员应根据风险评估结果,考虑下列因素选择程序组合:1) 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性质;2) 特定认定的审计目标;3) 审计程序的针对性;4) 可获得审计证据的类型;5) 成本效益原则。通常需要多种程序结合使用以实现不同审计目标。
各种程序的证据效力有何区别?
一般而言,审计证据的可靠性排序为:1) 函证和检查有形资产;2) 检查记录和文件(原件);3) 重新计算和重新执行;4) 观察;5) 询问。但实际工作中需考虑具体环境,如被观察过程的不可操纵性。
如何应对新兴业务环境下的审计挑战?
随着数字化和新兴业务模式发展,审计人员需要:1) 掌握数据分析技术,扩展重新计算和重新执行的深度;2) 关注电子证据的可靠性验证;3) 针对新型交易(如加密货币)设计特殊程序。同时保持职业怀疑态度,不断更新审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