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一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一的成语
成语解释出处
yī mìng wū hū一命呜呼指人死亡。呜呼:古汉语叹词;旧时常用于祭文;后来借指死亡。清 刘鹗《老残游记》:“谁知这个女婿,去年七月感了时气,到了八月边,就一命呜呼哀哉死了。”
jiǔ niú yī máo九牛一毛九:表示多数。许多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极大数量中微不足道的一点。西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
yī piān zhī lùn一偏之论偏于一面的议论。宋·朱熹《答沈叔晦书》:“前日务为学而不观书,此固一偏之论。”
qún jū hé yī群居和一和一:和谐一致。在一起相处得非常和谐一致。战国·赵·荀况《荀子·策辱》:“皆使人载其事而各得其宜,然后使悫禄多少厚薄之称,是夫群居和一之道也。”
yī dā yī dàng一搭一档谓互相配合,彼此协作。有时含贬意。周立波《夏天的晚上》:“两个朋友一搭一档的,说了许多挖苦这首歌的话,实际上是挖苦因为这首歌而惹起了伤感的人们。”
yī piàn wāng yáng一片汪洋形容水面辽阔,水势浩大。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2回:“郑州底下黄河开了口子,漫延十余州县,一片汪洋,尽成泽国。”
yī shuāng liǎng hǎo一双两好比喻夫妇美好相称。明 李唐宾《梧桐叶》第三折:“只要得女貌郎才,不枉了一双两好。”
yī qīng rú shuǐ一清如水形容为官廉洁,不贪污、不受贿。也形容十分清洁。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苏知县罗衫再合》:“船头上一清如水,郑氏不知利害,径跄上船。”
yī gān rén fàn一干人犯指罪犯和有关的人。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7回:“奸夫淫妇,虽该重罪,已死勿论。其余一干人犯,释放宁家。”
bù zhí yī tán不值一谈不值得谈论。高阳《胡雪岩全传·烟消云散》:“但对胡雪岩来说,这数目太小了,不值一谈,所以乌先生佯作不知,默然无语。”
yī kuāng tiān xià一匡天下匡:纠正;天下:原指周天子统治所及的地方,即整个中国。纠正混乱局势,使天下安定下来。《论语·宪问》:“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祍矣。”
shuǐ tiān yī sè水天一色水光与天色相浑。形容水天相接的辽阔景象。唐 王勃《滕王阁诗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yī zǐ shī zhāo,mǎn pán jiē shū一子失着,满盘皆输着:下棋落子。指下棋时关键的一步棋走得不当,整盘棋就输了。比喻关键性问题处理不当,结果导致整个失败。李欣《老生常谈·熟视无睹,充耳不闻》:“一子失着,满盘皆输,这是有的。”
yī chà nà jiān一刹那间刹那:梵文ksana的音译。指十分短促的时间。陶铸《松树的风格》:“就是在他们临牺牲的一刹那间,他们想的不是自己,而是人民和祖国甚至全世界的将来。”
yú zhě qiān lǜ,bì yǒu yī dé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平凡的人在许多次考虑中,也会有一次是正确的。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fù zhī yī jù付之一炬付:交给;之:它;炬:火把;一炬:一把火。给它一把火烧光。指用火烧毁。唐 杜牧《阿房宫赋》:“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yī dù zhāo shé yǎo,pà jiàn duàn jǐng suǒ一度著蛇咬,怕见断井索一次被蛇咬了,看见井边断了的绳子也害怕。比喻在某事上吃了苦头,以后碰到类似的情况也会害怕。宋·释普济《五灯会元·龙门远禅师法嗣》:“赵州道:‘无意者如何?’师曰:‘一度著蛇咬,怕见断井索。’”
yī quǎn fèi xíng,qún quǎn fèi shēng一犬吠形,群犬吠声吠:狗叫。比喻随声附和,没有主见,凑热闹。《晋书·傅咸传》:“一犬吠形,群犬吠声,惧于群犬,遂至叵听也。”
wéi yī wú èr唯一无二只有这一个,没有第二个。形容唯一的,没有相同或可以相比的。清·张春帆《九尾龟》第四十九回:“这件事儿,说也话长,真是江苏省内唯一无二的新闻。”
yī qiū zhī hé一丘之貉丘:土山。貉:一种像狐狸的野兽。一个土山里的貉。比喻彼此同类;没有什么差别。东汉 班固《汉书 杨恽传》:“古与今,如一丘之貉。”
yǐ bèi wàn yī以备万一万一:意外变化。指事先做好周密准备,以防出现意外。《八十一梦·第八梦》:“大时代来了,我们必须练习到脚能跑,手能作、肩能扛,以备万一。”
yī tǐ tóng xīn一体同心一体:一个整体;同心:齐心。比喻关系密切,共同一心。《仪礼·丧服》:“父子一体也,夫妻一体也,昆弟一体也。”《周易·系辞上》:“二人凡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yī hú liáng zhōu一斛凉州斛:古代量器,1斛=5斗,1石=2斛。用一斛酒换了个凉州刺史。形容以贿赂手段求取官职。
yī qì hē chéng一气呵成呵:呼气。一口气做成。形容文章结构紧凑;文气连贯。也比喻做一件事安排紧凑;迅速不间断地完成。明 胡应麟《诗薮 近体中》:“若‘风急天高’,则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而实一意贯穿,一气呵成。”
qiān yáng zhī pí,bù rú yī hú zhī yè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比喻众愚不如一贤。西汉·司马迁《史记·赵世家》:“大夫无罪,吾闻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诸大夫朝,徒闻唯唯,不闻周舍之谔谔,是以忧也。”
yī píng yī bō一瓶一钵瓶、钵:和尚的饮食器具。指和尚云游时的简单食具。形容家境贫寒。宋·李清照《投翰林学士綦崇礼启》:“再见江山,依旧一瓶一钵。”
yī láo yǒng yì一劳永逸逸:安逸。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可以不再费力了。东汉 班固《封燕然山铭》:“兹可谓一劳而久逸。暂费而永无宁者也。”
yī xiào qīng chéng一笑倾城《汉书·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后因以“一笑倾城”形容女子的绝色。《汉书·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yī zì cháng chéng一字长城排列成一长条的阵势。也指一言奏效,可比长城。明 汤显祖《牡丹亭 折寇》:“仗恩台一字长城,借寒儒八面威风。”
yī yè bào qiū一叶报秋同“一叶知秋”。唐·鲍溶《始见二毛》诗:“百川赴海返潮易,一叶报秋归树难。”唐·柳氏《杨柳枝》词:“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
qiān rén yī miàn千人一面众多人一个脸谱。多用以讥讽文艺创作上的雷同。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7回:“列公要知这‘一宿无话’四个字怎的个讲法?这四个字,久已作了小说部中千人一面的流口常谈。”
yī bǎn sān yǎn一板三眼板、眼:戏曲音乐的节拍。比喻言语、行动有条理或合规矩。有时也比喻做事死板,不懂得灵活掌握。清 吴趼人《糊涂世界》第六卷:“老弟你看,如今的时势,就是孔圣人活过来,一板三眼的去做,也不过是个书呆子罢了。”
luàn zuò yī tuán乱作一团混杂在一起,形容极为混乱。鲁迅《热风 随感录三十三》:“他拿了儒、道士、和尚、耶教的糟粕,乱作一团,又密密的插入鬼话。”
dú yī wú èr独一无二只有这一个;而没有别的可与其相比。形容非常突出。宋 延寿《宗镜录》第31卷:“独一无二,即真解脱。”
dú dāng yī miàn独当一面单独承担或负责一个方面的重要工作。形容精神强干;有本事能力。东汉 班固《汉书 张良传》:“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
yī kè bù fàn èr zhǔ一客不犯二主一个人全部承担,或由一个人始终成全其事。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回:“悟空道:‘一客不犯二主。若没有,我也定不出此门。’”
yī xiào le zhī一笑了之笑一笑就算了事。表示不予重视。沙汀《淘金记》:“那显然是幺长子对白酱丹的毒辣的讽刺;纵然他本人仅仅一笑了之。”
yī chén bù rǎn一尘不染原为佛教用语。佛家把色、声、香、味、触、法叫做“六尘”;说道者不为六尘所玷污;保持心地清静。形容不受坏思想、坏作风的沾染和腐蚀。也形容环境清静整洁。宋 张耒《腊初小雪后圃梅开》:“一尘不染香到骨,姑射仙人风露身。”
yī wú suǒ huò一无所获什么东西都没有获得(一无:全无)。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然日势既暮,寿儿且寄院中止宿,颢亦怀疑,因命搜寿儿怀袖,一无所得,颢不得已遂躬自操觚。”
dú bù yī shí独步一时独步:独一无二。形容当代独一无二;无与伦比。《宣和画谱 郭熙》第11卷:“论者谓熙独步一时,虽年老落笔益壮,如随其年貌焉。”
yī yán jiǔ dǐng一言九鼎一句话的分量就有九鼎那么重。形容能起决定作用的言论或意见。西汉 司马迁《史记 平原君列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
bù gù yī qiè不顾一切顾:顾惜,眷顾。什么都不顾。叶圣陶《孤独》:“既然见到一点儿光,便不得不不顾一切地逃开。”
yī xūn yī yóu一熏一莸熏:香草;莸:臭草。比喻善常被恶所掩盖。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四年》:“一熏一莸,十年尚犹有臭。”
qiān jīn yī xiào千金一笑犹言千金买笑。宋·张孝祥《虞美人》词之六:“倩人传语更商量,只得千金一笑也甘当。”明·汤显祖《紫钗记》第六出:“道千金一笑相逢夜,似近蓝桥那般欢惬。”
zhì xiào yī guān知效一官知:同“智”,才智;效:胜任。才智能力可以胜任一官之职。战国·宋·庄周《庄子·逍遥游》:“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yī tuán zāo一团糟非常混乱、不整齐、肮脏。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似乎没有什么好处可说,一团糟。”
duǒ guò chū yī,duǒ bù guò shí wǔ躲过初一,躲不过十五指躲避一时,但终究不能根本逃避。马烽《吕梁英雄传》第51回:“以后找机会再抓吧!躲过初一,也躲不过十五,将来总有抓住他的机会哩!”
quán guó yī pán qí全国一盘棋指全国各部门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全面安排,互相协作。邓小平《前十年为后十年做好准备》:“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比较,它的优越性就在于能做到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保证重点。”
yī guó sān gōng一国三公公:古代诸侯国君的通称。一个国家有三个主持政事的人。比喻事权不统一,使人不知道听谁的话好。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五年》:“一国三公,吾谁适从?”
yī sī bù luàn一丝不乱一点也不紊乱。形容布置或收拾得非常整齐。
yī xīn yī fù一心一腹一条心。赵树理《三里湾》十六:“你们那家里不论什么时候都是一心一腹的——也不论公公、婆婆、弟兄们、小姑子,忙起来大家忙,吃起来大家吃,穿起来大家穿,谁也不偏这个不为那个。”
yī shāng yī yǒng一觞一咏觞:古代盛酒器,借指饮酒;咏:吟诗。旧指文人喝酒吟诗的聚会。晋·王羲之《兰亭集序》:“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yī pín yī xiào一颦一笑颦:皱眉。指忧和喜的表情。《韩非子 内储说左上》:“吾闻明主之爱,一颦一笑,颦有为颦,而笑有为笑。”
yī bù yī qū一步一趋①形容紧跟着行走。语本《庄子·田子方》:“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②比喻事事模仿和追随别人。常含贬意。语本《庄子·田子方》:“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清·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下:“斜睨之,美而艳,一步一趋,相离仅尺咫耳。”
yī lín yī zhǎo一鳞一爪原指龙在云中,东露一鳞,西露半爪,看不到它的全貌。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唐·高仲武《中兴闲气集·苏涣》:“三年中作变律诗九首,上广州李帅,其文意长于讽刺,亦有陈拾遗一鳞半甲。”
qiān jīn yī hú千金一壶壶:通“瓠”,葫芦。比喻物虽轻贱,关键时得其所用,却十分珍贵。清·钱谦益《太子太保吏部尚书王公墓志铭》:“以千金一壶之身,当大厦一木之任。”
yī dān yī piáo一箪一瓢一箪食物,一瓢饮料。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yī wú suǒ néng一无所能一点没有能耐(能:能力;本领)。清 钱泳《履园丛话》:“又苏州叶某者,性迂拙,一无所能,其父死,既无产业,且有逋负。”
yī xīn yī lù一心一路犹一心一意。明·冯梦龙《挂枝儿·多心》:“初相交,指望你一心一路;到如今,眼面上做工夫。”
yī gān yī fāng一干一方明代官场黑话,行贿一千一万的隐语。明·陈洪谟《继世纪闻》第二卷:“逆瑾用事,贿赂公行,凡有干谒者云馈一干,即一千之谓,云一方,即一万之谓。”
yī jiàn rú gù一见如故故:故人;老朋友。初次相见就像老朋友一样。形容彼此一接触就情投意合。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二十九年》: “聘于郑,见子产,如旧相识。”
yī wú suǒ jiàn一无所见什么也没有看见清·严复《浮生六记》第三卷:“悄呼芸名而祝之,满室寂然,一无所见。”
yī zì yī zhū一字一珠形容歌声婉转圆润。也比喻文章优美,辞藻华丽。唐 薛能《赠歌者》诗:“一字新声一颗珠,转喉疑是击珊瑚。”
yī hán rú cǐ一寒如此一:竟然;寒:贫寒。竟然穷困到这样的地步。形容贫困潦倒到极点。西汉 司马迁《史记 范睢蔡泽列传》:“‘范叔一寒如此哉!’乃取一绨袍以赐之。”
yī chàng yī hè一唱一和和:应和;附和。跟着别人唱和;比喻双方互相配合;彼此呼应。宋 陈叔方《颖川语小》下卷:“句法有正有奇,有呼有应。呼应者一唱一和,律吕相宜以成文也。”
yī tā guā zǐ一塌刮子总共加在一起。毛泽东《评国民党对战争责任问题的几种咎案》:“他不是如同蒋介石那样,将战争责任一塌刮子推到共产党身上。”
yī niàn tōng tiān一念通天十分专注的一个心念可以和上天沟通。指心念专一汉·魏伯阳《参同契》:“精勤不退,一念通天。”
yī zì yī jù一字一句①每字每句。②形容说话清楚从容。林兰《红棉袄》:“三婶子一点一点撕着那发了黑的棉花,一字一句地说:‘老三那孩子言不出语不进的,写不上,算不上,工作团咋派上他这个老实疙瘩。’”
yī bàn xīn xiāng一瓣心香心香:旧时称中心虔诚,就能感通佛道,同焚香一样。比喻十分真诚的心意(用在祝愿)。宋 王十朋《行可生日》诗:“祝公寿共诗书久,一瓣心香已敬焚。”
yī mǎ guī yī mǎ一码归一码一件事归一件事,不能混为一谈。
yī xīn yī lì一心一力同心协力。清·魏源《圣武记》卷九:“自阖营将弁,以及士卒,无不一心一力。”
yī zhěn huáng liáng一枕黄梁原比喻人生虚幻。后比喻不能实现的梦想。宋 李曾伯《送乔宾王》:“一枕黄梁,满头白发,屈指旧游能几人。”
yī wú suǒ qiú一无所求指没有什么要求或需要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6回:“要我给她遮掩个门户;此外一无所求。”
wú tóng yī yè luò梧桐一叶落梧桐落叶最早,故以之表示秋天来临。后亦以比喻事物衰落的征兆。
yī kǒu tóng shēng一口同声犹一口同音。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六回:“因天时尚早,复到街上访问本府政绩,竟是一口同声说好。”
pīn dé yī shēn guǎ,gǎn bǎ huáng dì lā xià mǎ拼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剐:古代酷刑,割肉。比喻再难的事,拼着一死也敢干下去。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8回:“拼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dōng yī xià xī yī xià东一下西一下指做事无计划。比喻行动漂忽无定。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使木板子东一下,西一下,撺这一二百下子。”
yī yè mí shān一叶迷山意谓一叶蔽目,不见泰山。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五回:“世上这般双瞳如豆、一叶迷山的,以至糊涂下人,又有几个深明大义的呢!”
yì shǒu zhē tiān一手遮天一只手把天遮住。形容依仗权势;玩弄手段;蒙蔽群众。唐 曹邺《读李斯传》诗:“难将一人手,掩得天下目。”
yī tiáo lóng一条龙比喻事物首尾相连,排成一条连续不断的线。也比喻生产程序或工作环节上的相关联的连续。张平《抉择》:“据说现在时兴的已经是一条龙服务:跳舞、吃饭、桑拿、唱歌、打牌,从下午开始,可以一直玩到凌晨。”
dāng yī tiān hé shàng zhuàng yī tiān zhōng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比喻做事情敷衍消极,混一天算一天,没有积极主动的精神。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第二章:“我这就去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什么不好的呢?”
yī dǒu mǐ yǎng gè ēn rén,yī dàn mǐ yǎng gè chóu rén一斗米养个恩人,一石米养个仇人送一斗米救人,人会怀感恩。送一石米给人会使人贪得无厌而反目成仇。指对人帮助要看时机与对象。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22回:“郭先生,自古‘一斗米养个恩人,一石米养个仇人’,这是我们养他的不是了!”
bù zhí yī qián不直一钱直:通“值”,价值。比喻毫无价值或无能、品格卑下。西汉 司马迁《史记 魏其武安侯列传》:“生平毁程不识不直一钱,今日长者为寿。”
yī jù kū gǔ一聚枯骨一聚:聚在一起。一堆枯朽的骨头。指人死去很久。《神仙传·老子》:“乃使甲张口向地,其太玄真符,立出于地,丹书文字如新,甲成一聚枯骨矣。”
qiān jūn yī fà千钧一发钧:古时的计量单位;以三十斤为一钧。一根头发上拴着千钧重物。形容万分危急的情形。宋 程珌《程端明公洛水集 丙子轮对札子》第11卷:“肆我祖宗得请于上帝,假手鞑靼,连岁屏除,岌岌之千钧一发矣。”
qiān jīn yī kè千金一刻形容时间非常宝贵。宋 苏轼《春夜》诗:“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yī jǔ yī dòng一举一动指人的每一个动作;所有的行动。宋 朱熹《朱子语类》:“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不著力。”
luó zhī yī mù罗之一目网之一孔。比喻局部在整体中才能起其作用;脱离了整体,局部便不起作用。《淮南子 说山训》:“有鸟将来,张罗而待之,得鸟者罗之一目也。今非昔比为一目之罗,则无时得鸟矣。”
tiān xià dì yī天下第一形容没有人能比得上。西汉 司马迁《史记 屈原贾生列传》:“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治平为天下第一。”
guì shé yī zhī桂折一枝喻登科及第。唐·白居易《喜敏中及第偶示所怀》诗:“自知群从为儒少,岂料词场中第频。桂折一枝先许我,杨穿三叶尽惊人。”
yī kǒu liǎng chí一口两匙比喻贪多。宋·范成大《丙午新正书怀》诗:“口不两匙休足谷,身能几屐莫言钱。”
yī quǎn fèi xíng,bǎi quǎn fèi shēng一犬吠形,百犬吠声比喻随声附和,没有主见,凑热闹。汉 王符《潜夫论 贤难》:“一犬吠形,万犬吠声;一人传虚,百人传实。”
shí sǐ yī shēng十死一生形容生命非常危险。汉 贾谊《新书 匈奴》:“爱好有实,已诺可期,十死一生,彼必将至。”
yī jiàn qīng xīn一见倾心倾心:一心向往。初次相见便完全被对方吸引住了。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晋孝武帝太元九年》:“主上与将军风殊类别,一见倾心,亲如宗戚。”
yī kuāng jiǔ hé一匡九合春秋时管仲辅助齐桓公“一匡天下,九合诸侯”,建立霸业。后亦以“一匡九合”指立国大事。《旧唐书·郑畋传》:“臣始仕从戎,爰承指顾,禀三令五申之戒,预一匡九合之谋。”
yī fán fēng shùn一帆风顺船满帆;一路顺风行驶。比喻境遇非常顺利;没有任何阻碍、挫折。唐 孟郊《送崔爽之湖南》:“定知一日帆,使得千里风。”
liǎng yǎn yī mǒ hēi两眼一抹黑瞎眼。比喻对周围情况一无所知。王朔《一点正经没有》:“两眼一抹黑两耳不闻窗外事就在文学本体上倒腾先谓语后主语光动词没名词一百多句不点标点看晕一个算一个!”
yī yín yī yǒng一吟一咏指吟诗作赋。《晋书·孙绰传》:“高情远致,弟子早已伏膺;然一吟一咏,许将北面矣。”
míng zào yī shí名噪一时指名声传扬于一个时期清 宣鼎《夜雨秋灯录三集 科场》:“朱半仙,时文中之能手也,名噪一时。”
yī lǎn ér jìn一览而尽一看就全都看到了。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江左地促,不如中国,若使阡陌条畅,则一览而尽,故纡余委曲,若不可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