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重的成语
|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 chóng zhāng qí gǔ重张旗鼓 | 重:重新;旗鼓:古时作战用的旌旗与战鼓。比喻失败或受挫折后,重新整顿与组织力量,准备再干。 |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48回:“圣清室已覆,袁为总统,他自然重张旗鼓,又复上台。” |
| qīng zhòng shī yí轻重失宜 | 谓对事情的重要与否处置失当。 | 宋·苏舜钦《论宣借宅事》:“若死行阵之家与伎术之辈均用此赏,臣窃恐轻重失宜矣。” |
| bù zú qīng zhòng不足轻重 | 犹言无关紧要。 | 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五:“笔帖式为满洲进身之一途,今各衙门皆有,额设候补者又盈千累万,视为不足轻重矣。” |
| rèn zhòng dào yuǎn任重道远 | 担子很重;路程很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 先秦 孔子《论语 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
| zé jǐ zhòng yǐ zhōu,dài rén qīng yǐ yuē责己重以周,待人轻以约 | 周:周到,引申为严格;约:简单,引申为不苛求。要求自己严格,对待别人要宽厚。 | 唐·韩愈《原毁》:“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 |
| pò jìng chóng yuán破镜重圆 | 比喻夫妻失散后重新团聚或决裂后重新和好。 | 宋 李致远《碧牡丹》:“破镜重圆,分钗合钿,重寻绣户珠箔。” |
| jǔ zhòng ruò qīng举重若轻 | 举起重物就像举起轻东西那么容易。比喻能轻松地胜任繁重的工作。 | 清 赵翼《瓯北诗话》:“坡诗不尚雄杰一派,其绝人处,在乎议论英爽,笔锋精锐,举重若轻,读之似不甚用力,而力已透十分。” |
| yì zhòng ēn shēn义重恩深 | 恩惠、情义极为深重。 | 唐 吕颂《代郭令公谢男尚公主表》:“事出非常,荣加望外,恩深义厚,何以克堪;糜躯粉骨,不知所报。” |
| tóu zhòng jiǎo qīng gēn dǐ qiǎn头重脚轻根底浅 | 头比脚重没有基础。比喻根基不扎实。 | 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有一副对子,是替这种人画像的。那对子说: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
| chóng wēn jiù mèng重温旧梦 | 重:再一次;温:复习。重新经历旧日的梦境。比喻再次经历或回忆以前美好的事情或情境。也作“旧梦重温”。 | 明 汤显祖《牡丹亭 寻梦》:“天呵,昨日所梦,池亭俨然,只图旧梦重来,其奈新愁一段。” |
| dào gāo mó zhòng道高魔重 | 形容法力高强。 | 陶牧《七夕和儆庐仍用征字韵》:“道高魔重文驱疟,海涸桑枯路未平。” |
| rú niú fù zhòng如牛负重 | 像牛负担着沉重的东西。比喻负担很重。 | 《佛说四十二章经》:“夫为道者,如牛负重,行深泥中。” |
| tóu zhòng jiǎo qīng头重脚轻 | 形容头脑发胀;脚下无力。比喻轻重倒置;基础不稳固或事物上下部分不协调;不平衡。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16回:“只见这十五个人头重脚轻,一个个面面厮觑,都软倒了。” |
| zhòng cái qīng yì重财轻义 | 谓看重财利而轻视道义。 | 唐·韩愈《论捕贼行赏表》:“百姓小人,重财轻义,不能深达事体。” |
| lǐ qīng qíng yì zhòng礼轻情意重 | 礼物虽然很轻,但情意却很深厚。 | 元 李致远《还牢末》:“兄弟,拜义如亲,礼轻义重,笑纳为幸。 |
| qīng shēn zhòng yì轻身重义 | 谓轻视生命而重视正义事业。 | 晋·葛洪《抱朴子·明本》:“攻守进趣之术,轻身重义之节。” |
| dàn yǐ zhòng lì啖以重利 | 啖:吃,引诱;重:大、厚;利:利益、好处。用优厚的利益和好处引诱或收买人。 | 《史记·高祖纪》:“沛公以为诈,乃用张良计,使郦生、陆贾往说秦将,啖以利。” |
| gù jì chóng yǎn故技重演 | 老花招或老手法又重新施展。 | 《人民日报》1966.1.7:“所谓‘停止轰炸’,这不过是约翰逊政府的故技重演。” |
| dé shēn wàng zhòng德深望重 | 德:品德;深:高;望:声望,名望。道德高尚,名望很大。多用于称颂年长与名位高的人。 | 南朝·宋·宋明帝《下庐江王玮诏》:“公若德深望重,宜膺大统;朕初平暴乱,岂敢当壁!” |
| chán yì wéi zhòng,qiān jūn wéi qīng蝉翼为重,千钧为轻 | 把蝉的翅膀看成是重的,三万斤的重量看成是亲轻的。喻指是非颠倒,真伪混淆。 | 战国 楚 屈原《楚辞 卜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 |
| yǔ cháng xīn zhòng语长心重 | 见“语重心长”。 | 蔡元培《致“公言报”函并符答林琴南君函》:“公书语长心重,深以外间谣诼纷纭集为北京大学惜,甚感。” |
| liè dǐng chóng yīn列鼎重裀 | 列:排列,罗列;鼎:古代炊具;裀:垫子,褥子。列鼎而食,重裀而卧。吃得好,睡得舒适。形容达官贵人的奢侈生活。 | 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二折:“他他他只将那会谄谀的着列鼎重裀、害忠良的便加官请俸。” |
| ēn yǒu zhòng bào恩有重报 | 好好地报答别人的重大恩惠。 |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86回:“素姐道:‘若得如此,恩有重报。’” |
| zhòng zú yī jì重足一迹 | 见“重足一迹”。 | 《汉书·佞幸传·石显》:“自是公聊以下畏显,重足一迹。”颜师古注:“言极恐惧,不敢自宽纵。” |
| hūn jìng chóng míng昏镜重明 | 将昏暗的铜镜重新打磨光亮。比喻重见光明。 | 元 无名氏《神奴儿》第四折:“今日投至见大人,似那拨云见日,昏镜重明。” |
| zhòng pā lèi zǎo重葩累藻 | 比喻许多华丽的篇章。 | 明·杨慎《跋赵文敏公书巫山词》:“古传记称帝之季女曰瑶姬,精魄化草,实为灵芝,宋玉本此以托讽,后世词人,转加缘饰,重葩累藻,不越此意。” |
| chóng chuáng dié jià重床叠架 | 比喻重复繁多。 | 茅盾《清明前后》第五幕:“重床叠架的法令,何尝不严密堂皇,然而,解决了问题么?” |
| zhòng qì qīng míng重气狥名 | 重视义气,慕求声名。 | |
| dào gāo wàng zhòng道高望重 | 犹言德高望重。 | 郑观应《与青城山人书》:“道高望重之人……一心一德,力行公天下之制,主张大同,联合世界异同之民族,组织全球统一之政府。其所持之政纲,必以道德为本。” |
| jiǔ dǐng bù zú wéi zhòng九鼎不足为重 | 形容说话有分量,比较起来九鼎也不算重。 | 宋·傅博《邵氏闻见后录》卷十五:“昔之所以议进退天下士大夫者,今又重之以权位,故其一言之出,则九鼎不足为重。” |
| zhòng shǎng zhī xià,bì yǒu sǐ fū重赏之下,必有死夫 | 指用重金悬赏,就会有勇于出来干事的人。 | 《后汉书 耿纯传》:“重赏甘饵,可以聚人者也。”李贤注引《黄石公记》:“芳饵之下,必有悬鱼,重赏之下,必有死夫。” |
| chóng luán dié zhàng重峦叠嶂 | 峦:连绵的山。山峰一个连着一个,连绵不断。 | 唐·徐光溥《题黄居寀秋山图》:“秋来奉诏写秋山,写在轻绡数幅间;高低向背无遗势,重峦叠嶂何孱颜。” |
| zhì guān zhòng yào至关重要 | 指具有特别重大影响或后果。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43章:“这次命运的大决战不仅对她是至关重要的,对所有的同学都一样。” |
| zāi nán shēn zhòng灾难深重 | 灾难很多,而且严重。 | 曹禺《永远向前》:“在灾难深重的旧中国时期,毛主席这篇《讲话》坚决有力地指挥着我们。” |
| zhòng luán fù zhàng重峦复嶂 | 同“重峦迭嶂”。 | 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二回:“看那山势,虽不比梁山广,却也险峻,周围重峦复嶂,只有山前一条大路。” |
| zhòng shǎng zhī xià,bì yǒu yǒng fū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 指用重金悬赏,就会有勇于出来干事的人。 | 元 王实甫《西厢记》:“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赏罚若明,其计必成。” |
| bǎi shè chóng jiǎn百舍重茧 | 形容走远道的辛苦。 | 《尸子 止楚师》:“墨子闻之,百舍重茧,往见公输般。” |
| jiān zhū zhòng zǐ兼朱重紫 | 谓兼任很多显耀官职。朱,朱衣;紫,紫绶。 | 晋·葛洪《抱朴子·任命》:“服冕乘祒,兼朱重紫,则若固有之,常如布衣。” |
| zhòng xī lèi jì重熙累绩 | 同“重熙累洽”。 | 明·张居正《重刊〈大明集礼〉序》:“明兴百八十余年,高皇帝作之于前,今天子述之于后,弈世载德,重熙累绩,稽古礼文之事,褎然具备矣。” |
| chóng yuán dié suǒ重垣叠锁 | 重复的垣墙,重叠的锁钥。指深宫内苑,防护严密。 | 郭沫若《王昭君》第一幕:“她们从她们那神妙的故乡,移到这重垣叠锁的宫里来,她们的悲哀已就不堪设想了,那知道她们还有更悲痛的事情令人难受。” |
| dòu chóng yú míng豆重榆瞑 | 原指多吃大豆使人发胖,吃榆能使人久睡。后形容人本性难改。 | 三国·魏·稽康《养生论》:“豆令人重,榆令人瞑。” |
| zhōng míng dǐng zhòng钟鸣鼎重 | 谓官高位重。 | 明·唐顺之《章孺人传》:“徒苟且富贵,即钟鸣鼎重,亦何足道。” |
| dé bó rèn zhòng德薄任重 | 薄:轻微。德行不足,责任重大。 | 三国·蜀·诸葛亮《坐上与杜微书》:“德薄任重,惨惨忧虑。” |
| xīn fù zhòng huàn心腹重患 | 指严重隐患或要害部门的大患。 | 《南齐书·王融传》:“一令蔓草难锄,涓流泛酌,岂直疥痒轻痾,容为心腹重患。” |
| rén jiān zhòng wǎn qíng人间重晚晴 | 原指人们珍视晚晴天气,后多用以比喻社会上尊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 | 唐·李商隐《晚晴》诗:“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
| qíng shēn yì zhòng情深意重 | 情意深重。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八回:“比如男子丧了妻,或有必当续弦者,也必要续弦为是。便只是不把死的丢过不提,便是情深意重了。” |
| bì zhòng yán gān币重言甘 | 礼物丰厚,言辞好听。指为了能达到某种目的而用财物诱惑。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十年》:“郤芮曰:‘币重而言甘,诱我也。’” |
| yī yán wéi zhòng,bǎi jīn wéi qīng一言为重,百金为轻 | 金:古代货币单位。严守自己诺言比百两黄金还珍重。指信守诺言可贵。 | 宋·王安石《商鞅》:“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
| xiǔ gǔ zhòng ròu朽骨重肉 | 比喻已经腐朽的东西得到了新生。 | 宋·苏辙《谢复官表》:“时雨既至,靡物不蒙,遂使死灰再然,朽骨重肉。” |
| chóng yán dié zhàng重岩叠障 | 山峰一个连着一个,连绵不断。 | 唐 徐光溥《题黄居寀秋山图》:“秋来奉诏写秋山,写在轻绡数幅间;高低向背无遗势,重峦叠嶂何孱颜。” |
| cēn cuò chóng chū参错重出 | 参错:参差错落。许多事物交错在一起不断出现。形容事物错综复杂 | 唐·韩愈《殿中侍御史李君墓志铭》:“万端千绪,参错重出。” |
| qíng shēn yì zhòng情深义重 | 指情感深远、恩义厚重。 | 晋 温峤《重与陶侃书》:“且自顷之顾,绸缪往来,情深义重,着于人士之口。” |
| ēn zhòng tài shān恩重泰山 | 恩情深厚,比泰山还重。 | 宋·刘攽《彭城集·次韵孙少述二首》:“君思重泰山,未有毫发酬。” |
| ān tǔ zhòng jū安土重居 | 犹安土重迁。指留恋故乡,不愿轻易迁居异地。 | 《后汉书 杨终传》:“传曰:‘安土重居,谓之众庶。’” |
| ēn shēn yì zhòng恩深义重 | 恩惠、情义极为深重。 | 唐·吕颂《代郭令公谢男尚公主表》:“事出非常,荣加望外,恩深义厚,何以克堪;糜躯粉骨,不知所报。” |
| dé gāo wàng zhòng德高望重 | 道德好;声望大。多形容老年人为人好;有名望。 | 宋 司马光《辞人对小殿札子》:“臣窃惟富弼三世辅臣,德高望重。” |
| lì wēi rèn zhòng力微任重 | 微:小。能力小而任务重。 | 唐·张说《让平章事表》:“若志小谋大,力微任重,岂敢顾惜微躯?” |
| shǒu zú chóng jiǎn手足重茧 | 手上脚上长满了层层老茧。形容长期劳累。 | 《淮南子·修务训》:“昔者楚欲攻宋,墨子闻而悼之,自鲁趋而往,十日十夜,足重茧而不何处。” |
| zhòng yuán dié suǒ重垣迭锁 | 重复的垣墙,重迭的锁钥。指深宫内苑,防护严密。 | |
| kǒu ěr bìng zhòng口耳并重 | 对说和听的训练同等重视。 | 鲁迅《彷徨·肥皂》:“好容易给他进了中西折中的学堂,英文又专是‘口耳并重’的。” |
| jū zhòng yù qīng居重驭轻 | 指人主掌握兵权以制政权。 | 宋·俞文豹《吹剑录外集》:“故自三代、秦、汉迄我朝,皆以兵得天下,人主皆亲历行阵,习知武事,知居重驭轻之势。” |
| wú zú qīng zhòng无足轻重 | 足:足以。没有它并不轻些;有它也并不重些。指无关紧要。 | 宋 欧阳修《答吴充秀才书》:“修材不足用于时,仕不足荣于世,其毁誉不足轻重,气力不足动人。” |
| zhòng yì qīng cái重义轻财 | 谓看重仁义而轻视钱财。 | 明·沈受先《三元记·博世》:“重义轻财大丈夫,萧然子嗣待如何。” |
| chóng dǎo fù zhé重蹈覆辙 | 重:再一次;蹈:踏上;覆:翻倒;辙:车轮轧出的痕迹。再走翻过车的老路。比喻不吸取失败的教训;重犯过去的错误。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窦武传》:“今不虑前事之失,复循覆车之轨。” |
| zhòng luán dié huá重峦迭巘 | 同“重峦迭嶂”。 | |
| zuì niè shēn zhòng罪孽深重 | 孽:恶事;罪过。罪恶极重。也作“罪恶深重”。 | 明 朱国祯《涌幢小品 流贼》:“上以其罪恶深重,非他盗比,磔于西市。” |
| zhòng míng jì yàn重明继焰 | 谓光焰相继,长明不息。 | 明·李贽《五宗说》:“因其支分派别,源流不绝,则名之曰宗;因其重明继焰,明明无尽,则称之曰灯,其实一也。” |
| bǎi shè chóng jiǎn百舍重趼 | 百里一舍,足底老皮上又生出硬皮。形容长途奔走,十分辛劳。亦作“百舍重茧”。 | 《庄子 天道》:“吾闻夫子圣人也。吾固不辞远道而来愿见,百舍重趼而不敢息。”《淮南子 修务训》:“昔南荣畴耻圣道之独亡于己身……百舍重趼,不敢休息,南见老聃。” |
| ēn zhòng qiū shān恩重丘山 | 恩:恩惠。恩情像高山一样厚重,形容恩义极为深重。 | 宋 陈亮《谢曾察院启》:“上下交攻,命危丝发;是非随定,恩重丘山。” |
| jiān guān zhòng fú兼官重绂 | 谓兼任很多显耀官职。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翟俌传》:“昔窦邓之宠,倾动四方,兼官重绂,盈金积货,至使议弄神器,更改社稷。” |
| chóng sān dié sì重三叠四 | 形容多次重复。 | 宋 朱熹《朱子语类》卷一百一十二:“本朝建官重三叠四,多少劳扰!此须大有为后痛更革之。”又卷一百一十八:“经书中所言只是一个道理,都重三叠四说在理,只是许多头面出来。” |
| chóng mén dié hù重门叠户 | 重:重复;门、户:房屋的出入口。比喻地方多关口,易于防守。 | 清·龚自珍《与吴虹生书》:“山西三关得为九边之一,犹宣化之有居庸,所谓重门叠户者也。” |
| fēn shǎn zhī zhòng分陕之重 | 陕:古地名,今河南省三门峡市一带;重:重任。指周成王时,周公、召公分陕而治。后指朝廷对守土重臣的委任。 | 西汉·司马迁《史记·燕召公世家》:“其在成王时,召公为三公。自陕以西,召公主之;自陕以东,召公主之。” |
| quán héng qīng zhòng权衡轻重 | 权衡:衡量。衡量哪个轻,哪个重。比喻比较利害得失的大小。 | 《周书 王褒庾信传论》:“权衡轻重,斟酌古今,和而能壮,丽而能典。” |
| wú suǒ zhòng qīng无所重轻 | 没有什么重要。 | 瞿秋白《饿乡纪程》:“我想一去不知道甚时才能回来(生命于我无所重轻),暂时须得像永告诀别似的,完一番‘人间的’手续。” |
| zhòng pī xī miù重纰貤缪 | 谓谬误重出。语本《文选·左思〈魏都赋〉》:“兼重以胣缪。”李善注:“言既重其,而又累其缪也。” | 语本《文选·左思〈魏都赋〉》:“兼重悂以胣缪。”李善注:“言既重其悂,而又累其缪也。” |
| shū cái zhòng yì疏财重义 | 见“疏财仗义”。 |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结棚避暑》:“而好接待四方之士,疏财重义,有难必救。” |
| lǎo chéng chí zhòng老成持重 | 老成:老练成熟;持重:稳重;不轻浮。原指年老有德;后形容人阅历多;稳重有经验;态度沉稳;不轻举妄动。 | 《宋史 种师中传》:“师中老成持重,为时名将,诸军自是气夺。” |
| dié jǔ chóng guī迭矩重规 | 规与规相重,矩矩与相迭,度数相同,完全符合。原比喻动静合乎法度或上下相合,后形容模仿、重复。 | 《三国志 蜀书 郄正传》:“君臣协美于朝,黎庶欣戴于野,动若重规,静若迭矩。” |
| fāng cùn wàn chóng方寸万重 | 方寸:指心。万重:多话。心里头有千言万语。 | 皇甫牧《步非烟》:“方寸万重,悉候晤语。” |
| zhòng guī xí jǔ重规袭矩 | 同“重规迭矩”。 | 汉·王符《潜夫论·思贤》:“虽相去百世,县年一纪,限隔九州,殊俗千里,然其亡征败迹,若重规袭矩,稽节合符。” |
| jī zhòng nán fǎn积重难反 | 经过长时间形成的思想作风或习惯,很难改变。同“积重难返”。 | 明 张居正《陈六事疏》:“近来风俗人情,积习生弊,有颓靡不振之渐,有积重难反之几。若不稍加改易,恐无以新天下之耳目,一天下之心志。” |
| jí zhòng nán fǎn极重难返 | 犹积重难返。指长期形成的风俗、习惯、弊端或某种局面难以改变。用于消极方面。 | 清·顾炎武《日知录·苏松二府田赋之重》:“此固其极重难返之势,始于景定,讫于洪武,而征科之额,十倍于绍煕以前者也。” |
| zhòng yīn liè dǐng重裀列鼎 | 喻指生活富贵,位居高官。 | 元·关汉卿《拜月亭》第四折:“忒心偏,觑重裀列鼎不值钱,把黄齑淡饭相留恋,要彻老终年。” |
| quán zūn shì zhòng权尊势重 | 尊:地位或辈分高。权位高,势力大。 |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40卷:“自己代为首相,权尊势重,朝野侧目。” |
| qiān jūn zhòng fù千钧重负 | 钧:古代的重量单位,合三十斤。比喻很沉重的负担。也比喻非常重大的责任。 | 《四川文学》:“探信的匆匆赶回来,说敌人已经退去,大家才卸去千钧重负,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
| dé zhòng ēn hóng德重恩弘 | 重:崇高、深厚;弘:通“宏”,大。道德高尚,恩惠广大。形容普施恩德。 | 唐·韩愈《袁州刺史谢上表》:“显荣频烦,称效寂蔑,又蒙赦其罪累,授以方州,德重恩弘。” |
| zhòng hòu shǎo wén重厚少文 | 持重敦厚而少于文饰。 | 《史记·高祖本纪》:“已而吕后问:‘阶下百岁后,萧相国即死,令谁代之?’上曰:‘曹参可。’问其次,上曰:‘……陈平智有余,然难以独任。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可令为太尉。’” |
| fù zhòng zhì yuǎn负重致远 | 负:背着;致:送到。背着重东西走远路。比喻能够负担艰巨任务。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赵憙传》:“更始曰:‘茧栗犊,岂能负重致远乎?” |
| míng zhòng yī shí名重一时 | 一时期内名声很大,受到广泛重视。亦作“名震一时”、“名得当时”、“名噪一时”、“名倾一时”。 | 宋·释惟白《续传灯录》卷二十七:“师住径山时,名重一时,如侍郎张公子韶,状元汪公圣锡少卿、冯公济川俱问道。” |
| jiān fù zhòng rèn肩负重任 | 担当重要工作或任务。 | 曲波《林海雪原》:“栾超家和陈小柱,未得饱赏威虎山的美景,肩负重任,离开威虎山,直奔神河庙。” |
| yú míng dòu zhòng榆瞑豆重 | 用以指身懒神昏。 | 语出《文选 嵇康<养生论>》:“且豆令人重,榆令人瞑;合欢蠲忿,萱草忘忧,愚智所共知也。”李善注:“《博物志》云:‘食豆三年,则身重,行止难。’又曰:‘啖榆,则瞑不欲觉也。’” |
| duàn chāi chóng hé断钗重合 | 钗:女性首饰。被折断的钗又重新合在一起。比喻夫妻感情破裂后又重归于好,也指重新团聚。 | 元·施惠《幽闺记·洛珠双合》:“几年间破镜重圆,今日里断钗重合。” |
| qíng zhòng jiāng gōng情重姜肱 | 《后汉书·姜肱传》:“肱与二弟仲海、季江,俱以孝行着闻。其友爱天至,常共卧起。及各娶妻,兄弟相恋,不能别寝,以系嗣当立,乃递往就室。”后以“情重姜肱”喻兄弟友爱。 | 《后汉书·姜肱传》:“肱与二弟仲海、季江,俱以孝行着闻。其友爱天至,常共卧起。及各娶妻,兄弟相恋,不能别寝,以系嗣当立,乃递往就室。” |
| niān qīng duō zhòng拈轻掇重 | 轻的重的都要拿。谓要干的活很多。 | 元·无名氏《刘弘嫁婢》第二折:“怎下的着他拈轻掇重,可便扫床也波叠被。” |
| quán zhòng wàng chóng权重望崇 | 权力大而威望高。 | 前蜀·杜光庭《虬髯客传》:“素骄贵,又以时乱,天下之权重望崇,莫我若也。” |
| zhòng shān fù shuǐ重山复水 | 谓山峦重迭,水流盘曲。 | 宋·林逋《风水洞》诗:“平昔常闻风水洞,重山复水去无穷。” |
| xīn shì zhòng zhòng心事重重 | 心里挂着很多沉重的顾虑。 | 罗广斌、杨益言《红岩》第二七章:“毛人凤正心事重重地在地毯上来回走着。” |
| jiù diào chóng tán旧调重弹 | 旧调:陈旧的调子。陈旧的调子又重新弹奏。比喻把过去的主张或陈旧的议论、说法重新搬出来。 | 朱自清《回来杂记》:“北平早就被称为‘大学城’和‘文化城’,这原是旧调重弹,不过似乎弹得更响了。” |
| zhèng zhòng qí cí郑重其辞 | 谓说话态度严肃认真。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六回:“他才恭肃其貌,郑重其辞说道:‘年兄!你今日束修来见我,其实惭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