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五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五的成语
成语解释出处
zhé yāo wǔ dǒu折腰五斗折腰:弯腰。五斗:五斗米。为五斗米而弯腰。比喻忍受屈辱。亦作“折腰升斗”。《晋书·陶潜传》:“素简贵,不私事上官。郡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wǔ diǎn sān fén五典三坟犹言三坟五典。泛指古代典籍。明·张景《飞丸记·赏春话别》:“贯串百家诸子,沉酣五典三坟。”
sān fān wǔ cì三番五次形容次数很多。番:次数;遍数。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八回:“三番五次,缠的老和尚急了,说道:‘你是何处光棍,敢来闹我们!’”
sì fēn wǔ luò四纷五落见“四分五落”。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5回:“刘繇军兵大败,众皆四纷五落。”
wǔ dōng liù xià五冬六夏犹言不论寒暑。不管什么时候。魏巍《山雨》:“不论白天黑夜,五冬六夏,她穿着件小破花褂子,在那儿放哨。”
shí è wǔ nì十恶五逆谓种种不可赦免的大罪。元·无名氏《杀狗劝夫》第二折:“嫂嫂也,我不曾犯十恶五逆,这一个家缘儿都被你收拾。”
dà pēng wǔ dǐng大烹五鼎烹:烧煮;五鼎:古代士大夫祭祀用的祭品。指吃饭食物精美。形容生活奢侈豪华。清·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第一回:“就使住的是深居九重,吃的是大烹五鼎,看来似是快乐无比的,却是心窝儿里头常做个天人的战场。”
qù tiān chǐ wǔ去天尺五①谓与宫廷相近。②极言地势之高。宋·黄庭坚《醉蓬莱》词:“尽道黔南,去天尺五。”
sān jiāng wǔ hú三江五湖①指东南方的三条江与太湖流域一带的湖泊。②江河湖泊的泛称。战国·鲁·尸佼《尸子》下卷:“取玉甚难,越三江五湖,至昆仑之山,千人往,百人反,百人往,十人反。”
wǔ chǐ zhī tóng五尺之童亦作“五尺之僮”。指尚未成年的儿童。古尺短,故称。《孟子·滕文公子》:“从许子之道,则市价不贰,国中无伪;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
bù wéi wǔ dǒu mǐ zhé yāo不为五斗米折腰五斗米:指微薄的俸禄;折腰:下拜,弯腰行礼。比喻为人清高,有骨气。《晋书 陶潜传》:“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wǔ jiǎng sì měi五讲四美五讲: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四美:指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指新时期人们行为准则。王朔《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我满面通红地后躲,左右张望:‘别别,五讲四美。’”
wǔ yán cháng chéng五言长城称誉善于作五言诗的好手。《新唐书·秦系传》:“长卿自以为五言长城,系用偏师攻之,虽老益壮。”
wǔ guāng shí sè五光十色五、十:表示多。形容色泽鲜艳;花样繁多。也比喻事物形形色色。南朝 梁 江淹《丽色赋》:“五光徘徊,十色陆离。”
wǔ qīn liù juàn五亲六眷指各种关系的亲眷。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他的五亲六眷,家理师徒,磕头摆把的,布满全屯。”
shí rì yī shuǐ,wǔ rì yī shí十日一水,五日一石比喻作画构思精密,不轻易下笔。唐·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迹。”
wǔ chǐ tóng zǐ五尺童子同“五尺之童”。《战国策·楚策四》:“不知夫五尺童子,方将调饴胶丝,加之乎四仞之上,而下为蝼蚁食也。”
yāo wǔ hè liù吆五喝六掷骰子时的喊声(五、六是骰子的点子),泛指赌博时的喧哗声。清·钱彩《说岳全传》第48回:“你这个将军,好不知事务,只管的吆五喝六,叫我如何使出这盘头盖顶来?”
wǔ wèi jù quán五味俱全五味:酸甜苦辣咸的合称。形容调味齐全适宜。《礼记 礼运》:“五味六和,十二食,还相为质也。”
āi sān dǐng wǔ挨三顶五形容人多,连接不断。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穷马周遭际卖塠媪》第五卷:“但见红尘滚滚,车马纷纷,许多商贩客人驮着货物,挨三顶五的进店安歇。”
wǔ nèi jù bēng五内俱崩伤心得连内脏都破碎了。形容极度哀痛。清·黄宗羲《书钱美恭寻亲事》:“美闻此言,五内崩裂。”
duǒ guò chū yī,duǒ bù guò shí wǔ躲过初一,躲不过十五指躲避一时,但终究不能根本逃避。马烽《吕梁英雄传》第51回:“以后找机会再抓吧!躲过初一,也躲不过十五,将来总有抓住他的机会哩!”
wǔ gǔ fēng dēng五谷丰登五谷:指稻、黍(小米)、稷(高梁)、麦、菽(豆)泛指粮食作物;丰登:丰收上场打晒。形容农业丰收年景。《六韬 龙韬 立将》:“是故风雨时节,五谷丰熟,社稷安宁。”
sì fēn wǔ liè四分五裂形容不完整;不集中;不团结;不统一。西汉 刘向《战国策 魏策一》:“魏南与楚而不与齐,则齐攻其东;东与齐而不与赵,则赵攻其北;不合于韩,是韩攻其西;不亲于楚,则楚攻其南;此所谓四分五裂之道也!”
shí wǔ gè diào tǒng dǎ shuǐ,qī shàng bā luò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落落:下降。比喻心情不安。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24卷:“自实心里好像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落似的,身子好像墽盘上蚂蚁,一霎也站脚不住。”
wú shǔ wǔ jì梧鼠五技比喻才能虽多不精。先秦 荀况《荀子 劝学》:“腾蛇无足而飞,梧鼠五技而穷。”
wǔ líng èr luò五零二落犹言七零八落。柳青《铜墙铁壁》第13章:“他和婆姨用复员费做本钱逢集摆小摊的货箱子,被捣得五零二落,东一块西一块扔在院里。”
wǔ dú jù quán五毒俱全五毒:多指蛇、蝎、蜈蚣、壁虎、蟾蜍五种动物。指违法乱纪,各种坏事都做。王朔《过把瘾就死》:“本来是掏个钱包进了监狱,出来就五毒俱全了。”
cuán sān jù wǔ攒三聚五三三五五聚在一起。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52回:“暖阁之中有一玉石条盆,里面攒三聚五栽着一盆单瓣水仙。”
wǔ sè xiāng xuān五色相宣各种相互映衬。形容诗歌辞藻华丽。《宋书 谢灵运传论》:“夫五色相宣,八音协畅,由乎玄黄律吕,各适物宜。”
gè dǎ wǔ shí dà bǎn各打五十大板各:各自。给双方同样的待遇或不分清责任,让双方共同承担责任。刘心武《钟鼓楼》第五章:“七姑‘各打五十大板’地尖声评论说:‘这是怎么回子事哟?瞧你们请来的这些个人!’”
wǔ huā shā mǎ五花杀马毛色凋落的马。比喻年老体衰。
wǔ tǐ tóu dì五体投地五体:头和四肢;投地:着地。两手、两膝和头一起着地。原为古代印度最恭敬的一种致敬仪式。后比喻心悦诚服或敬佩到了极点。《梁书 中天竺国传》:“今以此国君臣民庶,山川珍重,一切珍重,一切归属,五体投地,归诚大王。”
wǔ dà sān cū五大三粗形容人高大粗壮,体格魁梧。梁斌《播火记》:“猛回头,身后站着一个五大三粗的人,仔细一看是大贵。”
wǔ gǔ dà fū五羖大夫羖:公羊。特指春秋虞有贤才的大夫百里奚。《史记·秦本纪》:“乃使人谓楚曰:‘吾媵臣百里奚在焉,请以五羖羊皮赎之。’……缪公大说,授之国政,号早曰‘五羖大夫’。”
wǔ gǔ fēng rěn五谷丰稔五谷:稻、黍、稷、麦、菽的总称,泛指各种谷物;稔:庄稼成熟。指年成好,农作物丰收。唐·韦嗣立《论刑法多滥疏》:“风雨以时,则五谷丰稔。”
sì shū wǔ jīng四书五经四书:亦称四子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指儒家经典。汉 班固《白虎通 五经》:“五经何谓?谓《易》、《尚书》、《诗》、《礼》、《春秋》也。宋 朱熹着有《四书集注》。
sān sān wǔ wǔ三三五五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唐·李白《采莲曲》:“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má què suī xiǎo,wǔ zàng jù quán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比喻事物体积或规模虽小,具备的内容却很齐全。钱钟书《围城》:“‘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机器当然应有尽有,就是不大牢。”
wǔ léi hōng dǐng五雷轰顶比喻不得好死。老舍《龙须沟》:“要是我从中赚一个钱,天上现在有云影,教我五雷轰顶。”
xián wǔ dēng sān咸五登三《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方将增泰山之封,加梁父之事,鸣和鸾,扬乐颂,上咸五,下登三。”《汉书·司马相如传下》引此文,颜师古注:“咸,皆也,言汉德与五帝皆盛,而登于三王之上也。”后因以“咸五登三”谓帝德广被,同于五帝而超于三王。《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方将增泰山之封,加梁父之事,鸣和鸾,扬乐颂,上咸五,下登三。”《汉书·司马相如传下》引此文,颜师古注:“咸,皆也,言汉德与五帝皆盛,而登于三王之上也。”
shí jiāng wǔ kuì十浆五馈典出《列子 黄帝》:“子列子之齐,中道而反,遇伯昏瞀人。伯昏瞀人曰:‘奚方而反?’曰:‘吾惊焉。’‘恶乎惊?’‘吾食于十浆,而五浆先馈。’”谓十家卖浆者之中有五家争先送来。本谓卖浆者争利,后用以比喻争相设宴款待。典出《列子·黄帝》:“子列子之齐,中道而反,遇伯昏瞀人。伯昏瞀人曰:‘奚方而反?’曰:‘吾惊焉。’‘恶乎惊?’‘吾食于十浆,而五浆先馈。’”
wǔ guǐ nào pàn五鬼闹判许多小鬼戏弄判官。剧目名。旧时也比喻居上位者被对自己不满或轻蔑的人所戏弄。鲁迅《小说旧闻钞·三保太监西洋记》:“惟其中有五鬼闹判一语,不知所出;以问余,亦无以应也。”
shí wǔ gè diào tǒng dǎ shuǐ,qī shàng bā xià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比喻心情不安。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6回:“那胡正卿心头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暗暗地寻思道:‘既是好意请我们吃酒,如何这般相待,不许人动身?’”
wǔ hú sì hǎi五湖四海五湖:我国的五大湖泊(指鄱阳湖、洞庭湖、洪泽湖、太湖、巢湖)。泛指四面八方;全国各地。有时也指世界各地。现有时也比喻广泛的团结。唐 吕岩《绝句》:“斗笠为帆扇作舟,五湖四海任遨游。”
wǔ hé liù jù五合六聚比喻屡次聚合到一起。《史记·春申君列传》:“天下五合六聚而不敢救,王之威亦单矣。”
sān huáng wǔ dì三皇五帝我们古代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三皇指燧人、伏羲、神农;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先秦 庄周《庄子 天运》:“故夫三皇五帝之礼法度,不矜于同而预于治。”
rén wǔ rén liù人五人六装模作样,假正经。王朔《枉然不供》:“别看那小子装得五讲四美、人五人六的样儿,其实一肚子男盗女娼,背着人嘴脏着呢。”
guò wǔ guān zhǎn liù jiàng过五关斩六将比喻克服重重困难。这是《三国演义》中描写关羽的故事。《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76回:“这如今万世之下,那一个不说道过五关斩六将、掀天揭地的好大丈夫?”
yī shēn wǔ xīn一身五心比喻杂念很多。汉·焦延寿《易林》卷一:“三人异趋,反复迷惑。一身五心,乱无所得。”
sān nián wǔ zǎi三年五载载:年。指三五年。形容不很长的几年时间。元 杨文奎《儿女团圆》第二折:“也须知俺这三年五载,看看衰迈,还有甚精金响钞,暗暗藏埋。”
guò wǔ guān,zhǎn liù jiàng过五关,斩六将比喻克服重重困难。
wǔ xíng jù xià五行俱下谓读书敏捷神速。晋·华峤《汉书》:“故世称‘应世叔读书,五行俱下。’”
shí guāng wǔ sè十光五色形容景象纷繁,色彩绚丽。清·归懋仪《百字令·答龚璱人公子即和原韵》词:“王台问字,料理吾乡去。海东云起,十光五色争睹。”
wǔ jī liù shòu五积六受形容不便活动,只能呆板地坐着。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59回:“这五积六受的甚么模样?可是叫亲家笑话。”
gé sān chà wǔ隔三差五比喻时常发生萧红《回忆鲁迅先生》:“牛奶,鸡汤之类,为了医生所嘱也隔三差五地吃着。”
shí biàn wǔ huà十变五化谓变化多端。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世有祝师及诸幻术,犹能履火蹈刃,种瓜移井,倏忽之间,十变五化。”
wǔ chǐ shù zǐ五尺竖子同“五尺之童”。战国·赵·荀况《荀子·仲尼》:“仲尼之门,五尺之竖子言羞称乎五伯。”
yī wǔ yī shí一五一十五个;十个地计数。指原原本本;清清楚楚;毫无遗漏。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25回:“这妇人听了这话,也不回言,却踅过来,一五一十,都对王婆和西门庆说了。”
yī tuī liù èr wǔ一推六二五原是珠算斤两法口诀。比喻推卸干净浩然《艳阳天》第127章:“你想一推六二五地混过关去,办不到!”
wǔ jí liù shòu五脊六兽形容因有非分之想而忐忑不安。老舍《四世同堂》:“这些矛盾在他心中乱碰,使他一天到晚的五脊六兽的不大好过。”
wǔ gǔ bù shēng五谷不升庄稼不生长。指灾荒之年。《谷梁传·襄公二十四年》:“五谷不升,谓之大侵。”
wǔ háng bā zuò五行八作泛指各行各业。老舍《龙须沟》第一幕:“五行八作,就没你这一行。”
sì fēn wǔ luò四分五落形容分散零乱。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二:“蓦闻人道,森森地唬得魂离壳。全家眷爱,多应是四分五落。”
wǔ cáng liù fǔ五藏六府亦作“五脏六腑”。指体内全部器官。五藏:心、肺、脾、肝、肾。六府:大肠、小肠、胃、胆、膀胱、三焦。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达郁》:“凡人三百六十节,九窃,五藏六府。”
sān hūn wǔ yàn三荤五厌泛指荤腥食物。
hèn wǔ mà liù恨五骂六泛指掷色子时咒骂坏点数的叫喊声。
wǔ chǐ zhī tóng五尺之僮见“五尺之童”。晋·李密《陈情表》:“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wǔ líng sì sàn五零四散形容零星涣散。郭沫若《恢复 怀亡友》诗:“你的生命不消说会长留在天地之间,但我们的革命势力呀已经是五零四散。”
yī mù wǔ xíng一目五行犹一目十行。《辽史·杨遵勖传》:“天下之事,丛于枢府,簿书填委。遵勖一目五行俱下,判决如流。”
wǔ lǐ yún wù五里云雾令人迷惑的纠纷或混乱,迷离恍惚、不明真相的境界。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13回:“那窗外的孙杰却被三姊弄得如在五里云雾中。”
shū dú wǔ jū书读五车形容读书多、知识丰富。战国·宋·庄周《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rú duò wǔ lǐ wù zhōng如堕五里雾中好象掉在一片大雾里。比喻陷入迷离恍惚、莫名其妙的境地。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张楷传》:“性好道术,能作五里雾。”
wǔ nán èr nǚ五男二女《诗·召南·何彼襛矣序》孔颖达疏引晋皇甫谧云:“武王五男二女。”谓有子五人,有女二人。后用以表示子孙繁衍,有福气。宋时常绘印五男二女图于纸笺或礼品上以示祝福。《诗·召南·何彼襛矣序》孔颖达疏引晋皇甫谧云:“武王五男二女。”
wǔ zàng liù fǔ五脏六腑五脏:脾、肺、肾、肝、心;六腑: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胆。人体内的各种器官。比喻事物的内部情况。宋 张君房《云笈七签》:“每坐常闭目内视,存见五脏六腑,久久自得,分明了了。”
wǔ duǎn sān cū五短三粗形容人身材矮小但很粗壮。清·无名氏《刘公案》第三回:“姓陈名叫大勇,年有三十五六岁,生的五短三粗,相貌魁伟。”
wǔ gǔ bù fēn五谷不分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麦、菽。指不参加劳动,不能辨别五谷。形容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知识。先秦 孔子《论语 微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wǔ jiǎo liù zhāng五角六张角、张:星宿名。形容七颠八倒。也比喻事情不顺利。唐 郑棨《开天传信记》:“梦里几回富贵,觉来依旧凄惶。今日是千年一遇,叩头莫五角六张。”
sì tōng wǔ dá四通五达四通八达。形容交通畅达无阻。西汉·司马迁《史记·郦生陆贾列传》:“夫陈留,天下之冲,四通五达之郊地。”
wǔ yuè fēi shuāng五月飞霜借指冤狱。
sān shān wǔ yuè三山五岳泛指名山;也指各地。清 曹寅《舟中望惠山举酒调培山》:“三山五岳渺何许?云烟汗漫空竛竮。”
èr yī tiān zuò wǔ二一添作五本是珠算除法的一句口诀,是二分之一等于零点五的意思。比喻双方平分。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二回:“好好儿的‘二一添作五’的家当,如今弄成‘三一三十一’了。”
wǔ yán liù sè五颜六色色彩鲜艳繁多;非常美丽。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14回:“惟各人所登之云,五颜六色,其形不一。”
lián sān kuà wǔ连三跨五形容动作迅速。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六回:“说着,出门下阶,嗖的一声,托地跳上房去,顺着那屋脊,迈步如飞,连三跨五,霎时间不见踪影。”
xià wǔ guō gōng夏五郭公《春秋》一书中,“夏五”后缺“月”字,“郭公”下未记事。比喻文字脱漏。《春秋·桓公十四年》:“十有四年春正月,公会郑伯于曹。无冰。夏五。”《春秋·庄公二十四年》:“冬,戎侵曹。曹羁出奔陈。赤归于曹。郭公。”
wǔ líng háo qì五陵豪气谓高门贵族的豪迈气概。元·无名氏《王粲登楼》第三折:“我怎肯与鸟兽同群,豺狼作伴,儿曹同辈,兀的不屈沉杀五陵豪气。”
wǔ huā bā mén五花八门原指五行阵和八门阵。这是古代两种战术变化很多的阵势。比喻变化多端或花样繁多。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2回:“那小戏子一个个戴了貂裘,簪了雉羽,穿极新鲜的靠子,跑上场来,串了一个五花八门。”
wǔ fēng shí yǔ五风十雨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场雨。形容风调雨顺。汉 王充《论衡 是应》:“风不鸣条,雨不破块,五日一风,十日一雨。”
mù mí wǔ sè目迷五色迷:迷乱;五色:指各种颜色。眼睛被五彩缤纷的事物所迷惑。形容色彩纷呈;使人眼花缭乱;也形容事物错综复杂;辨不清本质所在。先秦 李耳《老子》:“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sān shī wǔ guǐ三尸五鬼比喻奸佞之臣。
sān huán wǔ kòu三环五扣形容捆绑结实。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51回:“四爷赶上一步,就势按倒,解他腰带,三环五扣的捆了一回。”
shí fēng wǔ yǔ十风五雨十天一刮风,五天一下雨。形容风调雨顺,气候适宜。宋 陆游《村居初夏》诗:“斗酒只鸡人笑乐,十风五雨岁丰穰。”
wǔ duǎn shēn cái五短身材指人的身材矮小。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32回:“这个好汉祖贯两淮人氏,姓王名英。为他五短身材,江湖上叫他矮脚虎。”
wǔ shí liù yī五石六鹢语出《公羊传·僖公十六年》:“霣石于宋五。是月,六鹢退飞过宋都。曷为先言霣而后言石?霣石记闻,闻其磌然,视之则石,察之则五……曷为先言六而后言鹢?六鹢退飞,记见也,视之则六,察之则鹢,徐而察之则退飞。”后用以比喻记述准确或为学缜密有序。《公羊传·僖公十六年》:“陨石于宋五。是月,六鹢退飞过宋都。”
sān shēng wǔ dǐng三牲五鼎旧时形容祭品丰盛。后来也形容食物美好。元 高明《琵琶记 蔡公逼伯喈赴试》:“三牲五鼎供朝夕,须胜似啜菽并饮水。”
sān chā wǔ cuò三差五错泛指差错。常指意外的事故。清 曾朴《孽海花》第22回:“要有什么三差五错,那事情就难说了!”
wǔ láo qī shāng五痨七伤痨:结核病。泛指各种疾病和致病因素。老舍《二马》:“两位马先生都没有脏病,也没有五痨七伤,于是又平安的过了一关。”
sān huí wǔ cì三回五次多次。元·戴善夫《风光好》第一折:“太守何故三回五次侮弄下官,是何道理?”
sān tái wǔ mǎ三台五马三台:汉朝的尚书(中台)、御史(宪台)、谒者(外台),泛指大臣;五马:用五匹马驾车,借指太守。泛指达官显宦。清·袁枚《小仓山房尺牍》第22首:“足下三台五马,宦马之后,丞宜百首同归,早践结邻之约。”
shēn shǒu bù jiàn wǔ zhǐ伸手不见五指形容光线非常暗,看不见四周围的事物。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4卷:“只听得一阵风过处,天昏地黑,鬼哭神嚎,眼前伸手不见五指,一时晕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