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落的成语
|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 féi shuǐ bù luò páng rén tián肥水不落旁人田 | 肥水:借指好处。指不让别人得到好处。 | |
| luò jǐng tóu shí落井投石 | 比喻趁人有危难时加以陷害。 | 沙汀《炮手》:“从未做过落井投石的事。” |
| luò luò guǎ hé落落寡合 | 落落:孤独的样子;不合群。寡:少;合:合群。孤孤单单;很难合群。 | 明 名教中人《好逑传》:“母亲石氏,随父在任,因铁公子为人落落寡合。见事又敢作敢为,恐怕招愆,所以留在家下。” |
| wǔ líng èr luò五零二落 | 犹言七零八落。 | 柳青《铜墙铁壁》第13章:“他和婆姨用复员费做本钱逢集摆小摊的货箱子,被捣得五零二落,东一块西一块扔在院里。” |
| cēn cī cuò luò参差错落 | 参差:长短、高低、大小不一致。错落:交错、交织的样子。各种不同的事物,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 | 清 刘鹗《老残游记》第十回:“那七个铃便不一齐都响,亦复参差错落,应机赴节。” |
| gān jìng lì luò干净利落 | 形容没有多余的东西。令人爽心悦目。也形容动作熟练、敏捷准确。 | 赵树理《李家庄的变迁》:“不是老人家,谁能做这样干净利落?” |
| shǒu qǐ dāo luò手起刀落 | 手一提起,刀就落下。形容用刀动作的迅速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9回:“武松道:‘原来恁地,却饶你不得。’手起刀落,也把这人杀了。” |
| yú chén yàn luò鱼沉雁落 | 典出《庄子·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后以“鱼沉雁落”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 《庄子·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 |
| luò huāng ér zǒu落荒而走 | 指离开战场,向荒野逃命。形容战败逃命。 | 元 无名氏《马陵道》第三折:“你自慢慢的从大路上行,我便落慌而走。”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三十一回:“玄德见势危,落荒而走。” |
| xīng xīng luò luò星星落落 | 形容少而分散。 | 《解放日报》1982.7.7:“四周的田野上,已星星落落地有人在劳动了。” |
| luò tuò bù jī落拓不羁 | 落拓:亦作拓落;形容性情放浪;羁:束缚。形容人的行为自由奔放;无拘无束。 | 清 曾朴《孽海花》:“可是骥东官虽是武夫,性情却完全文士,恃才傲物,落拓不羁。” |
| piāo yīn luò hùn飘茵落溷 | 随风而落,有的飘在茵席上,有的落在粪坑里。比喻由于偶然的机缘而有富贵贫贱的不同命运。也指女子堕落风尘。 | 《梁书 儒林传 范缜》:“人之生譬如一树花,同发一枝,俱开一蒂,随风而堕,自有拂帘幌坠于茵席之上,自有关篱墙落于粪溷之侧。坠茵席者,殿下是也;落粪溷者,下官是也。” |
| 月落屋梁 | ||
| hún jīng pò luò魂惊魄落 | 形容极度惊恐。 | 明·陈汝元《金莲记·诗案》:“此本一上,这厮不独削籍清朝,抑且置身圜土,使众人魂惊魄落,舌结口钳。” |
| yī yè luò zhī tiān xià qiū一叶落知天下秋 | 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 《淮南子 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宋 唐庚《文录》引唐人诗:“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 |
| luò huā liú shuǐ落花流水 | 指花残凋落;随流水漂去。原形容残败的暮春景色。常比喻好时光的流逝。后用来比喻残乱而零落的样子。或比喻敌人被打得惨败。也作“流水落花”。 | 唐 李群玉《奉和张舍人送秦炼师归岑公山》诗:“兰浦苍苍春欲暮,落花流水思离襟。” |
| huī háo luò zhǐ挥毫落纸 | 毫:毛笔。指写字或作画。 | 唐·杜甫《饮中八仙歌》:“挥毫落纸如云烟。” |
| wú tóng yī yè luò梧桐一叶落 | 梧桐落叶最早,故以之表示秋天来临。后亦以比喻事物衰落的征兆。 | |
| rì luò xī shān日落西山 | 太阳迫近西山;快要落下。也比喻人到老年将死或事物接近衰亡。 | 《上唐书 音乐志》:“\'栖鸟夜飞\',沉攸之元微五年所作也。攸之未败前,思归京师,故歌和云:\'日落西山还去来。\'” |
| zì gān duò luò自甘堕落 | 自己甘心思想行为向坏的方向发展。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2回:“你前程有在,但须澄心猛省,不可自甘堕落。” |
| cháo zhǎng cháo luò潮涨潮落 | 比喻事情的起伏变化。 | |
| dà chù luò mò大处落墨 | 画画或写文章在重要部分多花笔墨;着意下功夫。也比喻做事从大处着眼;抓住关键。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你老哥也算得会用的了,真正阔的笔!看你不出,倒是个大处落墨的!” |
| xià luò bù míng下落不明 | 下落:着落,去处。指不知道要寻找的人或物在什么地方。 | 马识途《清江壮歌》尾章:“我的女儿,从此下落不明。” |
| shí wǔ gè diào tǒng dǎ shuǐ,qī shàng bā luò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落 | 落:下降。比喻心情不安。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24卷:“自实心里好像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落似的,身子好像墽盘上蚂蚁,一霎也站脚不住。” |
| qī shàng bā luò七上八落 | 形容心神不定或慌乱不安。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一回:“洪太尉倒在树根底下,唬的三十六个牙齿捉对儿厮打,那心头一似十五个吊桶,七上八落的响,浑身却如重风麻木,两腿一似斗败公鸡,口里连声叫苦。” |
| féi shuǐ bù luò wài rén tián肥水不落外人田 | 肥水:借指好处。指不让别人得到好处。 | 沈从文《一个大王》:“俗话说‘肥水不落外人田’,因此一排人把步枪上了刺刀,守在门边,预备给这弁目过不去。” |
| tù qǐ gǔ luò兔起鹘落 | 兔子刚起跑;鹘就猛扑下去。形容动作非常敏捷;比喻下笔快捷。鹘:打猎用的猛禽。 | 宋 苏轼《文与可画蒷筜谷偃竹记》:“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即逝矣。” |
| luò pò bù ǒu落魄不偶 | 古代一种迷信观念,认为偶数好,奇数不好。落魄:倒霉、潦倒;不偶:运气不好。 | |
| luò pò jīng hú落魄江湖 | 落魄:穷困失意。为生活所迫而到处流浪。 | 唐 杜牧《遣怀》诗:“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
| zhū líng yù luò珠零玉落 | 比喻珍物残破毁坏。 | 元·同恕《萱堂记》:“为铭为诗,赞能颂美,烂然卷轴……逮今盖七十年,珠零玉落,无复存者。” |
| fā méng zhèn luò发蒙振落 | 蒙:遮盖,指物品上的罩物;振:摇动。把蒙在物体上的东西揭掉,把将要落的树叶摘下来。比喻事情很容易做到。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汲郑列传》:“好直谏,守节死义,难惑以非。至如说丞相弘,如发蒙振落耳。” |
| chān qián luò hòu搀前落后 | 抢前落后,不整肃。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99回:“贾政便也生气,说:‘往常还好,怎么今日不齐集至此?’抬头看那执事,却是搀前落后。” |
| chún fǔ chǐ luò唇腐齿落 | 比喻读书讽诵极为勤苦。 | 汉·东方朔《答客难》:“今子大夫修先生之术,慕圣人之义,讽诵诗书百家之言,不可胜记,著于竹帛,唇腐齿落,服膺而不可释。” |
| sì fēn wǔ luò四纷五落 | 见“四分五落”。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5回:“刘繇军兵大败,众皆四纷五落。” |
| guā shú dì luò瓜熟蒂落 | 瓜熟了;瓜蒂就脱落了。比喻条件或时机成熟;事情自然会成功。 | 宋 张君房《云笈七签 元气论》:“如二仪分三才,体地法天,负阴抱阳;喻瓜熟蒂落,啐啄同时。” |
| yuè luò cān héng月落参横 | 月亮已落,参星横斜。形容天色将明。 | 唐·柳宗元《龙城录·赵师雄醉憩梅花下》:“时东方已白,师雄起视,乃在大梅花树下,上有翠羽啾嘈,相须月落参横,但惆怅而尔。” |
| méi yán lào shǎi没颜落色 | 形容情绪低落。 |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82回:“合童奶奶调羹没颜落色的坐着,寄姐在旁里也谷都着嘴奶小京哥。” |
| sāng luò wǎ jiě桑落瓦解 | 象桑叶枯落,屋瓦解体。形容事势败坏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孔融传》:“郜鼎在庙,章孰甚焉!桑落瓦解,其势可见。” |
| jiǎn luò hú lí简落狐狸 | 抓住狐狸。落,通“络”。比喻制裁奸邪小丑。 | 《后汉书 酷吏传 阳球》:“前虽纠诛王甫、段熲,盖简落狐狸,未足宣示天下。愿假臣一月,必令豺狼鸱枭各服其辜。” |
| tiě fó shāng xīn,shí rén luò lèi铁佛伤心,石人落泪 | 铁铸的佛会伤心,石雕的人会掉泪。形容极其悲惨可怜。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9回:“这场哭,直哭得铁佛伤心,石人落泪……大约要算这位姑娘从她父亲死后,直到如今,憋了许多年的第一副热泪。” |
| rì luò qiān zhàng日落千丈 | 形容景况急剧下降。 | 郭沫若《塔·喀尔萝姑娘》:“人事变迁,真是谁也不能前料。回想起来仅仅是两年间的岁月,而我这两年间的生涯真正是日落千丈了。” |
| cǐ qǐ bǐ luò此起彼落 | 这里起来,那里落下。形容接连不断。 |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第五章第七节:“时大时小时缩时伸是经常的,此起彼落也往往发生。” |
| wú kě nài hé huā luò qù无可奈何花落去 | 对春花的凋落感到没有办法。形容留恋春景而又无法挽留的心情。后来泛指怀念已经消逝了的事物的惆怅心情。 | 宋 晏殊《浣溪沙》词:“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
| tóng shì tiān yá lún luò rén同是天涯沦落人 | 大家都是有不幸的遭遇的人。 | 唐·白居易《琵琶行》:“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
| qiā jiān luò chāo掐尖落钞 | 乘机会从中捞好处。 | 元 武汉臣《老生儿》楔子:“与我一百两钞,着我那姐夫张郎与我,他从来有些掐尖落钞,我数一数……则八十两钞。” |
| hún jīng dǎn luò魂惊胆落 | 形容惊恐万分。 | 《敦煌变文集·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目连虽是圣人,亦得魂惊胆落。” |
| dà quán páng luò大权旁落 | 处理重大事情的权力落到旁人手里(多指领导人被架空)。 | 明 章懋《辞升尚书疏》:“独揽朝纲,毋使大权旁落。” |
| hǔ luò píng chuān虎落平川 | 平川:地势平坦的地方。老虎离开自己称王称霸的深山老林,落到了平地上。比喻有权有势或有实力者失去了自己的权势或优势。 | 清 钱采《说岳全传》第四回:“虎落平川被犬欺。” |
| lěi lěi luò luò磊磊落落 | 一一分明的样子。也形容胸怀坦荡。 | 《古乐府·两头纤纤诗》:“腷腷膊膊鸡初鸣,磊磊落落向曙星。” |
| tíng yún luò yuè停云落月 | 表示对亲友的怀念(旧时多用在书信里)。 | 晋 陶潜《停云诗序》:“停云,思亲友也。”唐 杜甫《梦李白》诗:“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
| xiōng huái lěi luò胸怀磊落 | 心地光明正大。 | |
| zhū luò yù pán珠落玉盘 | 形容乐器弹奏的声音清脆悦耳,非常动听。 | 唐·白居易《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
| liú luò tiān yá流落天涯 | 流落:因生活所迫而留居他乡;天涯:形容极远的地方。穷困潦倒;离开家乡;到外漂泊。 | 宋 德祐太学生《祝英台近(德祐乙亥)》:“叹离阻!有恨流落天涯,谁念泣孤旅?” |
| zhé gǎo zhèn luò折槁振落 | 把枯树枝折断,把枯树叶摇下来。比喻轻易不费力。 | 西汉 刘安《淮南子 人间训》:“刘、项兴义兵随而定,若折槁振落。” |
| jīn huái sǎ luò襟怀洒落 | 襟怀:胸怀;洒落:洒脱。心情坦率,光明正大。 | 宋·周必大《益公题跋·三·跋唐子西贴》:“不妄与人交,而襟怀洒落,人自受之。” |
| lěi luò yì dàng磊落轶荡 | 轶荡:旷达。心胸坦白,行为无所拘忌。宋·吕祖谦《东莱博议》卷一:“英雄豪悍之士,磊落轶荡,出于法度之外,为君者亦当以度外待之。” | 宋·吕祖谦《东莱博议》卷一:“英雄豪悍之士,磊落轶荡,出于法度之外,为君者亦当以度外待之。” |
| yín qí lì luò崟崎历落 | 崟:山高的样子;历落:形容仪态俊伟,与众不同。指人的仪态俊伟出众,品格像山一样超群拔俗。 | 清·黄宗羲《时湮谢君墓志铭》:“余读杜伯原《谷音》,所记二十九人,崟崎历落,或上书,或浮海,或仗剑沉渊。” |
| cuò luò yǒu zhì错落有致 | 致:别致;有情趣;错落:参差交错;致:情趣。形容事物的布局虽然参差不齐;但却极有情趣;使人看了有好感。 | 《晋书 卫恒》:“纤波浓点,错落其间。” |
| luò luò mù mù落落穆穆 | 落落:冷落的样子;穆穆:淡薄的样子。形容待人冷淡。 | 《晋书 王澄传》:“澄尝谓衍曰:\'兄形似道,而神锋太儁。\'衍曰:\'诚不如卿落落穆穆然也。\'” |
| guǒ shú dì luò果熟蒂落 | 谓果实成熟,果蒂自然脱落。亦以比喻时机一旦成熟,事情自然成功。 | 冰心《悼念茅公》:“他们都是当时文坛上朵朵怒放的奇花,花褪残红后,结了硕大深红的果子,果熟蒂落,他们一个个地自己贡献出来。” |
| luò huā shí jié落花时节 | 春末。 | 唐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落花时节又逢君。” |
| shī hún luò pò失魂落魄 | 形容惊慌忧虑;心神不定、行动失常的样子。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做子弟的,失魂落魄,不惜余生。” |
| hún fēi dǎn luò魂飞胆落 | 同“魂飞魄散”。 | 清·吴趼人《痛史》第三回:“回顾元营,火光四起,愈觉得魂飞胆落。” |
| bàng rén lí luò傍人篱落 | 比喻依赖他人。 | 参见“傍人篱壁”。 |
| sì fēn wǔ luò四分五落 | 形容分散零乱。 |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二:“蓦闻人道,森森地唬得魂离壳。全家眷爱,多应是四分五落。” |
| lěi luò bù fán磊落不凡 | 心胸坦荡,不同凡响。 | 《太平广记·杂录二·王琚》:“及与语,磊落不凡,问其姓,乃王琚也。” |
| qióng tú luò pò穷途落魄 | 落魄:失意的样子。比喻无路可走,潦倒失意。 | 清·陈熙晋《临海集序》:“临海穷途落魄,幕府草檄,非必出于本心。” |
| luò luò dà fāng落落大方 | 落落:坦率开朗;举止潇洒自然。形容言谈举止自然大方;不拘谨。 | 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69回:“杜雍却不推辞,将通身换了,更觉落落大方。” |
| máo yǔ líng luò毛羽零落 | 比喻失去了帮手或亲近的人。 | 晋·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外失辅车唇齿之援,内有毛羽零落之渐。” |
| shén sàng dǎn luò神丧胆落 | 形容心神极为惊恐不安。 | 清·谭嗣同《思纬氤氲台短书——报贝元徽》:“向之主战者,乃始目瞪舌挢,神丧胆落,不敢出一语。” |
| xīn jīng dǎn luò心惊胆落 | 同“心惊胆战”。 | 宋·欧阳修《祭苏子美文》:“人有遭之,心惊胆落,震汗如麻。” |
| míng luò sūn shān名落孙山 | 名字排在孙山后面。指考试未被录取;榜上无名。 | 宋 范公偁《过庭录》:“吴人孙山,滑稽才子也。赴举他郡,乡人托以子偕往。乡人子失意,山缀榜末,先归。乡人问其子得失,山曰:‘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
| yuè luò xīng chén月落星沉 | 月亮落山,星光暗淡了。指天将亮时。 | 五代蜀·韦庄《酒泉子》词:“月落星沉,楼上美人春睡。” |
| bì luò huáng quán碧落黄泉 | 碧落:天上、天界。黄泉:地下。天上和地下。泛指宇宙的各个角落。 | 唐 白居易《长恨歌》:“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
| chǐ luò shé dùn齿落舌钝 | 年老掉齿,说话不清楚。 | 《红楼梦》第二回:“那老僧既聋且昏,又齿落舌钝,所答非所问。” |
| shī zú luò shuǐ失足落水 | 脚一滑跌入水中。比喻一时受诱骗而行为堕落。 |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87回:“想是那位客官夜间出来小解,失足落水,或是有的。” |
| jū chǐ wèi luò驹齿未落 | 驹:小马。小马的乳齿尚未更换。比喻人尚年幼。 | 《北史 杨愔传》:“此儿驹齿未落,忧心忡忡是我家龙文(骏马名),更十岁后,当求之千里外。” |
| shī jīng luò cǎi失精落彩 | 指没精打彩。 | 元 李好古《张生煮海》第四折:“许佳期无处追寻,走海上失精落彩。” |
| hǔ luò píng yáng虎落平阳 | 老虎离开深山;落在平地里。比喻有权有势者或有实力者失去了自己的权势或优势。平阳:地势平坦、明亮的地方。 | 清 钱彩《说岳全传》第四回:“虎落平川被犬欺。” |
| hán suān luò pò寒酸落魄 | 落魄:沮丧失意。形容不得志时穷困、狼狈颓丧的样子。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十七回:“(范睢)遂换去鲜服,妆作寒酸落魄之状,潜出府门,来到驿馆,徐步而行,谒见须贾。” |
| luò dì shēng gēn落地生根 | 比喻长期安家落户或切切实实、一心一意地做好所从事的工作。 | 《人民日报》1969.12.18:“他们纷纷表示,要在农村落地生根,干一辈子革命。” |
| cóng qīng fā luò从轻发落 | 发落:处分,处置。指处罚从宽,轻予放过。 | 明 李贽《与周友山书》:“想仲尼不为已甚,诸公遵守孔门家法,决知从宽发落、许其改过自新无疑。 |
| qióng rì luò yuè穷日落月 | 穷:尽。从白天到晚上不间断。 | 明·高攀龙《光州学正薛公以身墓志铭》:“研经订史,未尝不穷日落月。” |
| sǐ xīn luò dì死心落地 | 犹死心塌地。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回:“安公子这几个头,真是磕了个死心落地的。” |
| liú luò jiāng hú流落江湖 | 形容穷困潦倒,漂泊异乡。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56回:“言之不尽,自从父亲亡故之后,时乖运蹇,一向流落江湖。” |
| luò huā méi rén落花媒人 | 给婚姻关系已经确定或将要确定的人做媒人,谓之“落花媒人”。 | |
| dǎ luò shuǐ gǒu打落水狗 | 比喻继续打击已经失败的坏人。 | 瞿秋白《<鲁迅杂感选集>序言》:“鲁迅的著名的‘打落水狗’真正是反自由主义,反妥协主义的宣言。” |
| líng luò shān qiū零落山丘 | 零落:凋零,比喻死亡。指死后埋葬在山丘上。 | 三国·魏·曹植《箜篌引》:“生在华屋处,零落归山丘。” |
| xī xī luò luò稀稀落落 | 稀疏冷落的样子。 | 曾朴《孽海花》第16回:“一片白茫茫不辨人影,只有几个巡捕稀稀落落的在街上站着。” |
| lún luò fēng chén沦落风尘 | 沦落:因生活所迫而漂泊、堕落;风尘:指污浊、纷扰的生活。多指女子因生活所迫沦为妓女。 | 元 苍子安《<竹叶舟>楔子》:“我则为十载萤窗苦学文,惭愧杀万里鹏程未致身,因此上甘流落在风尘。” |
| yī qián bù luò xū kōng dì一钱不落虚空地 | 比喻丝毫不浪费。 |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五回:“只得自己暗地里送了委员一千两银子,好在一钱不落虚空地,将来自有作用。” |
| yī kuài shí tou luò le dì一块石头落了地 | 比喻放下了心。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九回:“次后忽然宝玉去了,他两个又是那个光景儿,母子二人心中更明白了,越发一块石头落了地,而且是意外之想,彼此放心,再无别意了。” |
| yè luò guī qiū叶落归秋 | 树叶在秋天飘落。比喻事物有一定归宿。 | 元·贯云石《斗鹌鹑·佳偶》曲:“美眷爱,俏伴侣。叶落归秋,花生满路。” |
| jiā dào zhōng luò家道中落 | 家业衰败,境况没有从前富裕。 |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14回:“虽然他家太爷做了任官,而今也家道中落,那里一时拿的许多银子出来?” |
| xīn yǔn dǎn luò心殒胆落 | 形容十分惊恐。 | 宋·邵伯温《闻见前录》第四卷:“而又喧传陛下决为亲征之谋,中外闻之,心殒胆落。” |
| qiū fēng sǎo luò yè秋风扫落叶 | 比喻强大的力量扫荡腐朽弱小者;也比喻扫除净尽。 |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辛毗传》:“以明公之威,应困穷之敌,击疲弊之寇,无异迅风之振秋叶矣。” |
| ān xīn luò yì安心落意 | 放心,无忧虑。 | |
| luò yīng bīn fēn落英缤纷 | 落:凋落;英:花;缤纷:繁多杂乱。花瓣凋落;纷纷飞扬的样子。形容鲜花盛开的美丽景致。 | 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
| mù luò guī běn木落归本 | 犹言叶落归根。 | 东汉·班固《汉书·翼奉传》:“安乐奸邪,辰未主之。”颜师古注引三国·魏·孟康曰:“翼氏《风角》曰:‘木落归本,水流归末’,故木利在亥,水利在辰,盛衰各得其所,故东也。” |
| qī líng bā luò七零八落 | 零:零碎。形容零散稀疏的样子。特指原来又多又整齐的东西现在零散了。 | 宋 释惟白《续传灯录 有文禅师》第42卷:“无味之谈,七零八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