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金的成语
|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 jīn shēng yù fú金声玉服 | 见“金声玉色”。 | 战国·宋·墨翟《墨子·经说》:“实,其志气之见也;使人如己,不若金声玉服。” |
| yī yán qiān jīn一言千金 | 一句话价值千金。常用以形容所言之富有价值。 | 汉·袁康《越绝书·外传纪策考》:“故无往不复,何德不报,渔者一言千金归焉。” |
| yī yán wéi zhòng,bǎi jīn wéi qīng一言为重,百金为轻 | 金:古代货币单位。严守自己诺言比百两黄金还珍重。指信守诺言可贵。 | 宋·王安石《商鞅》:“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
| jīn rén sān jiān金人三缄 | 比喻因有顾虑而闭口不说话 | 《孔子家语 观周》:“孔子观周,遂入太祖后稷之庙。庙堂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 |
| yī zhì qiān jīn一掷千金 | 原指赌徒拿千金当作一注投掷;借以形容挥霍无度。 | 唐 吴象之《少年行》:“一掷千金浑是胆,家无四壁不知贫。” |
| yī zì jiān jīn一字兼金 | 形容文字极其珍贵。兼金,价值倍常的好金。 | 清·王士禛《香祖笔记》卷四:“苏、黄遗墨流传至今者,一字兼金。” |
| yī zhǐ qiān jīn一纸千金 | 一纸价值千金。极言诗文价值之高。 | 宋·陈师道《题明发高轩过图》诗:“滕王蛱蝶江都马,一纸千金不当价。” |
| yī xiào qiān jīn一笑千金 | 美女一笑,价值千金。形容美人一笑很难得。 | 汉·崔骃《七依》:“回顾百万,一笑千金。” |
| yī kè qiān jīn一刻千金 | 一刻:指极短的时间。比喻时间极其宝贵。 | 宋 苏轼《春夜》诗:“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
| yī zì qiān jīn一字千金 | 增损一字;赏以千金。形容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 南朝 梁 钟嵘《诗品 古诗》:“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
| yī hú qiān jīn一壶千金 | 壶:通“瓠”,瓠瓜,中空,能浮在水面。比喻东西虽然轻微,用得到的时候便十分珍贵。 | 《鹖冠子 学问》:“中河失船,一壶千金。贵贱无常,时物使然。” |
| jīn yù huò lù金玉货赂 | 金玉:泛指珍宝;货赂:泛指珍宝财富。指金银美玉等贵重的珍宝 | 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大破楚军,尽得楚国金玉货赂。” |
| yī zì zhí qiān jīn一字值千金 | 一个字价值千金。指字写得非常好。形容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 宋·戴复古《望江南》词:“结屋三间藏万卷,挥毫一字值千金。” |
| ní jīn wàn diǎn泥金万点 | 菊花名。 | |
| shuò jīn huǐ gǔ铄金毁骨 | 比喻毁谤太多,使人无以自存。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张仪列传》:“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
| yàn jùn qiān jīn燕骏千金 | 战国时,燕昭王即位后急于招揽人才。郭隗以马为喻,说古代君王悬赏千金卖千里马,三年后得一死马,用五百金买下马骨,于是不到一年,得到三匹千里马,劝说燕昭王若能真心求贤,贤士将闻风而至。见《战国策·燕策一》。后以“燕骏千金”为招纳贤士之典。 | 战国时,燕昭王即位后急于招揽人才。郭隗以马为喻,说古代君王悬赏千金卖千里马,三年后得一死马,用五百金买下马骨,于是不到一年,得到三匹千里马,劝说燕昭王若能真心求贤,贤士将闻风而至。见《战国策·燕策一》。 |
| jīn kuài zhū lì金块珠砾 | 黄金被当成土块,珍珠被当成砂砾。 | 唐·杜牧《阿房宫赋》:“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 |
| qiān jīn xiǎo jiě千金小姐 | 千金:女儿,尊称他人的女儿。指有钱人家的少女。 | 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九回:“他在本县,本县为媒,要将水侍郎老爷的千金小姐,嫁他为妻,他因未得父命,不肯应承,反抵死走了。” |
| bǎi èr jīn ōu百二金瓯 | 比喻山河险固之地。同“百二山河”。 | 宁调元《壬子感事》诗之三:“五千貂锦张旗鼓,百二金瓯资栋梁。” |
| ā jiāo jīn wū阿娇金屋 | 阿娇:指汉武帝刘彻的姑母(馆陶公主又称“长公主”刘嫖)的女儿。原指汉武帝刘彻要用金屋接纳阿娇为妇。这里泛指美丽高贵的女子。 | 语出旧题汉 班固《汉武故事》:汉武帝幼时曾对姑母长公主说:“若得阿娇(姑母之女)作妇,当以金屋贮之。” |
| jīng chéng suǒ zhì,jīn shí wéi kāi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 人的诚心所到,能感动天地,使金石为之开裂。比喻只要专心诚意去做,什么疑难问题都能解决。 | 战国·宋·庄周《庄子·渔父》:“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
| shuò yù liú jīn烁玉流金 | 见“烁石流金”。 | 宋·苏轼《石炭》诗:“投泥泼水愈光明,烁玉流金见精悍。” |
| pī shā lì jīn披沙沥金 | 沙里淘金。比喻从大量的事物中选取精华。 | |
| jīn chāi diàn hé金钗钿合 | 金钗:妇女的首饰;钿合:装珠宝的盒子。传说中唐玄宗与杨贵妃的定情信物。指华美的首饰。 | 唐·陈鸿《长恨歌传》:“进见之日,奏《霓裳羽衣曲》以导之;定情之夕,授金钗钿合以固之。” |
| duī jīn dié yù堆金迭玉 | 形容财富极多。 | 唐 韩愈《华山女》诗:“抽钗脱钏解环佩,堆金迭玉光青荧。” |
| jīn shí bù yú金石不渝 | 像金石一样不可改变。形容坚守盟约、节操等。 | 宋·欧阳修《除许怀德制》:“享爵禄之崇高,荷宠灵之优渥,挺金石不渝之操。” |
| fēng jīn guà yìn封金挂印 | 谓不受赏赐,辞去官职。 | 《三国演义》第二七回:“[曹操]因谓张辽曰:‘云长封金挂印,财贿不以动其心,爵禄不以移其志,此等人吾深敬之。’” |
| mí jīn zuì zhǐ迷金醉纸 | 犹言纸醉金迷。 | 清·黄树仁《<淞南梦影录>序》:“迷金醉纸开芳宴,豹舌熊蹯尝几遍。” |
| jīn jīng yù yè金精玉液 | 旧指一种仙药。也指珍贵的饮料。 | 《汉武帝外传》:“太上之药,有风实云子,金精玉液。” |
| guǎn bào fēn jīn管鲍分金 | 管:管仲;鲍:鲍叔牙,战国时齐国的名相;金:钱财。比喻情谊深厚,相知相悉。 | 《史记·管晏列传》:“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 |
| shí èr jīn chāi十二金钗 | 南朝梁武帝《河中之水歌》:“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金钗十二行”本用以形容美女头上金钗之多,后以“十二金钗”喻指众多的妃嫔或姬妾。 | 南朝·梁武帝《河中之水歌》:“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 |
| jīn chì bāi hǎi金翅擘海 | 金翅:佛经中所说鸟名;擘:用手把东西分开或折断。比喻文辞笔力雄壮。 | 宋 严羽《沧浪诗话 诗评》:“李杜数公,如金翅擘海,香象渡河。” |
| huái jīn chuí zǐ怀金垂紫 | 旧指官尊位高,荣耀显贵。金:指金印。紫:指系印的紫色丝带。 | 《后汉书·冯衍传下》:“衍少事名贤,经历显位,怀金垂紫,揭使奉节。” |
| jīng chéng suǒ jiā,jīn shí wéi kāi精诚所加,金石为开 | 精诚:至诚,真心诚意;加:施及。人的诚心所到,能感动天地,使金属和石头毁坏。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精诚所加,金石为开。” |
| què jīn mù yè却金暮夜 | 东汉杨震为东莱太守,途经昌邑,县令王密求见。至晚,以十金奉杨曰:“暮夜无知者。”杨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者?”遂拒而不受。见《后汉书·杨震传》。后因以“却金暮夜”言为官清廉。 | 东汉杨震为东莱太守,途经昌邑,县令王密求见。至晚,以十金奉杨曰:“暮夜无知者。”杨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者?”遂拒而不受。见《后汉书·杨震传》。 |
| bǎi xiù què jīn摆袖却金 | 比喻为人廉洁,不受贿赂。 | 唐 韩愈《顺宗实录》第五卷:“执谊为翰林学士,受财为人求科第,夏卿不应,乃探囊中金以内夏卿袖,夏卿……摆袖引身而去。” |
| bù kàn jīn miàn kàn fó miàn不看金面看佛面 | 不看那方面的情面,也要看这方面的情面。 | 浩然《艳阳天》第12章:“不看金面看佛面,冲着不懂事的孩子,你得救救命啦。” |
| jīn kǒu mù shé金口木舌 | 以木为舌的铜铃,即木铎,古代施行政教传布命令时所用。指宣扬教化的人。 | 汉 扬雄《法言 学行》:“天之道不在仲尼乎?仲尼驾说者也;不在兹儒乎?如将复驾其所说,则莫若使诸儒金口而木舌。” |
| jī jīn zhì dǒu积金至斗 | 积:聚;斗:北斗星。金子堆积得有北斗星那么高。形容积累的财物极多。 | 唐·杜牧《昔事文皇帝三十二韵》:“亿万持衡价,锱铢挟契论。堆时过北斗,积处满西园。” |
| qiān jīn yī hù千金一瓠 | 比喻物虽轻贱,关键时得其所用,却十分珍贵。 | 清·王夫之《读<陈书>书后》:“当其乱之难讫,天且萦纡以延衍之;极乎其终,天为尽,天情且息,犹未尝无千金一瓠之几。” |
| lì yáng yǔ jīn栎阳雨金 | 《史记·秦本纪》:“扞献公呴十八年,雨金栎阳。”张守节正义:“言雨金于秦国都,明金瑞见也。”后因以“栎阳雨金”喻意外的恩赐。 | 《史记·秦本纪》:“扞献公呴十八年,雨金栎阳。”张守节正义:“言雨金于秦国都,明金瑞见也。” |
| qiāo jīn jiá yù敲金戛玉 | 见“敲金击石”。 |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三回:“见头场七篇,敲金戛玉,句句皆盛世元音。” |
| liù cháo jīn fěn六朝金粉 | 六朝:南朝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金粉:旧时妇女妆饰用的铅粉,常用以形容繁华绮丽。亦形容六朝的靡丽繁华景象。 | 元·无名氏《醉花阴·秋怀》:“他他他把六朝金粉收拾去,单单单留下写恨几行书。” |
| mù yè huái jīn暮夜怀金 | 比喻暗中行贿。 | 《后汉书·杨震传》:“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 |
| zhēn jīn bù dù真金不镀 | 比喻有真才实学的人用不到装饰。 | 唐·李绅《答章孝标》:“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十载长安得一第,何须空腹用高心。” |
| jīn qī fàn tǒng金漆饭桶 | 饭桶:比喻无用的人。用金漆漆过的饭桶。指服饰华丽而无德无才的人。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7回:“说说也气人!他背后说老师是个‘金漆饭桶’。” |
| jīn yù liáng yán金玉良言 | 金、玉:比喻十分珍贵。良言:好话。比喻宝贵的劝告或教诲。 |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小姐金玉之言,小生一一铭之肺腑。” |
| shuò shí liú jīn铄石流金 | 高温熔化金石。形容天气酷热。 | 西汉 刘安《淮南子 诠言训》:“大热铄石流金,火弗为益其烈。” |
| jīn yù mǎn táng金玉满堂 | 金、玉:黄金和美玉。指黄金宝石满堂都是。形容财富之多。后也用于比喻富有才学。 | 先秦 李耳《老子》第九章:“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
| cuò cǎi lòu jīn错彩镂金 | 错:涂饰;镂:雕刻。形容诗文的词藻十分华丽。 | 南朝 梁 钟嵘《诗品》中卷:“汤惠休曰:‘谢诗如芙蓉出水,颜如错彩镂金。’” |
| shuò shí liú jīn烁石流金 | 谓温度极高,能将金石熔化。形容酷热。烁,通“铄”。 | 唐·康骈《剧谈录·狄惟谦请雨》:“是时炎旱累月,烁石流金,晴空万里。” |
| qiāng jīn kēng yù锵金铿玉 | 见“锵金鸣玉”。 | 五代·齐己《读<李白集>》诗:“锵金铿玉千余篇,脍吞炙嚼人口传。” |
| jīn wú zú chì金无足赤 | 足赤:成色十足的金子。没有纯而又纯的金子。比喻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 | 宋 戴复古《寄兴》:“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备,妾愿老君家。” |
| kēng jīn jiá yù铿金戛玉 | 形容文词音节铿锵有力。 | 清 周亮工《书影》第一卷:“吾豫当初变时,一人起而左右北地,铿金戛玉,至今踔厉词坛。” |
| jīn qī mǎ tǒng金漆马桶 | 马桶:粪桶。用金漆漆过的粪桶。指服饰华丽而无德无才的人。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4回:“一个个不管自己肚子里是一团粪草,只顾外面打扮得美服华冠,可不象个金漆马桶。” |
| shí jīn bù mèi拾金不昧 | 昧:隐瞒;金:原指金钱;现泛指钱物;拾到东西不藏起来据为己有。 | 清 李绿园《歧路灯》:“把家人名分扯倒,又表其拾金不昧。” |
| jīn rén zhī zhēn金人之箴 | 比喻因有顾虑而闭口不说话。 | 《孔子家语 观周》:“孔子观周,遂入太祖后稷之庙,庙堂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 |
| jiá yù qiāng jīn戛玉锵金 | 见“戛玉敲金”。 | 宋·王迈《祭海阳县尉林磻先生文》:“先生之学,涵古茹今;先生之文,戛玉锵金。” |
| jīn gē tiě mǎ金戈铁马 | 金戈:金属制的戈;铁马:披有铁甲的马。挥动金戈;骑着铁马。比喻战争及戎马生涯。也形容军队或将士的威武雄姿。 | 《新五代史 李袭吉传》:“金戈铁马,蹂践于明时。” |
| liú jīn shuò shí流金铄石 | 形容天气酷热,好象金石都快要熔化。 | 战国 楚 屈原《楚辞 招魂》:“十日代出,流金铄石些。” |
| jué jīn bù jiàn rén攫金不见人 | 比喻为了满足个人的欲望而不顾一切。 | 《列子 说符》:“取金之时不见人,徒见金。” |
| chuī jīn zhuàn yù炊金馔玉 | 炊:浇火做饭;馔:饮食,吃。形容丰盛的菜肴。 | 唐 骆宾王《帝京篇》:“平台戚里带崇墉,炊金馔玉待鸣钟。” |
| diǎn jīn zuò tiě点金作铁 | 见“点金成铁”。 | 清·朱之瑜《答野传书》之八:“尊作遵命僭笔改窜奉上,仍恐点金作铁,贻笑后人耳。” |
| jīn diāo shì jiǔ金貂贳酒 | 见“金貂换酒”。 | 宋·韦骧《减字木兰花·劝饮酒》词:“金貂贳酒。乐事可为须趁手。” |
| qiān jīn yī xuē千金一壸 | 见“千金一瓠”。 | |
| zhì dì zuò jīn shí shēng掷地作金石声 | 比喻文章词藻优美,声调铿锵。 | 《晋书·孙绰传》:“卿试掷地,当作金石声也。” |
| yù xiāo jīn guǎn玉箫金管 | 见“玉箫金管”。 | 唐·李白《江上行》:“木兰之枻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宋·周邦彦《蓦山溪》词“玉箫金管,不共美人游,因个甚,烟雾底。独爱莼羹美。” |
| jīn bì huī yìng金碧辉映 | 同“金碧辉煌”。 | 明·谢肇淛《滇略》卷四“点苍、鸡足、大鼎之间,缁徒云集,搭桂兰若,金碧辉映相若。” |
| qí rén jué jīn齐人攫金 | 攫:夺取。比喻利欲熏心而不顾一切。 |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说符》:“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适鬻金者之所,因攫金而去。” |
| tuō jīn wěi zǐ拖金委紫 | 佩带紫绶金印。比喻官高位显。 | 沈钧儒《挽某君殉难》诗:“十年说法伤心事,一例捐生抗战时。愧杀伪京奴妾辈,拖金委紫只行尸。” |
| qiān jīn yī hú千金一壶 | 壶:通“瓠”,葫芦。比喻物虽轻贱,关键时得其所用,却十分珍贵。 | 清·钱谦益《太子太保吏部尚书王公墓志铭》:“以千金一壶之身,当大厦一木之任。” |
| jīn gǔ xuān tiān金鼓喧天 | 金鼓:古时作战,用金钟和战鼓指挥士兵,击鼓表示前进,鸣金表示后退。形容军威盛大或战斗激烈。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17回:“公子偃命军中举火,一时金鼓喧天,直前冲突。” |
| jīn kē yù lǜ金科玉律 | 金、玉:比喻贵重。科、律:法律条文。原指法律条文尽善尽美。后指不能更改、必须遵守的信条。 | 前蜀 杜光庭《胡常侍修黄箓斋词》:“金科玉律,云篆瑶章,先万法以垂文。” |
| qīng lóng jīn kuì青龙金匮 | 指六辰。谓良辰吉日。旧时星命家以为,青龙、明堂、金匮、天德、司命等六辰为吉神,六辰值日,诸事皆宜,为黄道吉日。 | |
| qióng chú jīn xué琼厨金穴 | 比喻豪富奢侈的人家。 | 晋·王嘉《拾遗记》卷六:“其宠者皆以玉器盛食,故东京谓郭家琼厨金穴。” |
| jīn gé zhī shēng金革之声 | 金革:兵器和铠甲。兵器与铠甲相撞击的声音。指战争。 | 唐·韩愈《上巳日燕太学听弹琴诗序》:“四方无斗争金革之声。” |
| héng jīn tuō yù横金拖玉 | 谓官服盛装。 | 清·钱谦益《杜大将军七十寿序》:“其犹子总戎弘玮、弘场及诸孙十二人,谋相与罗长筵,考钟鼓,横金拖玉,称百年之觞。” |
| dào sǎo shòu jīn盗嫂受金 | 以之为因小眚而遭谗被疑的典实。 | 《史记 陈丞相世家》载,绛侯、灌婴等咸谗陈平曰:臣闻平居家时,盗其嫂;臣闻平受诸将金,金多者得善处,金少者得恶处。于是汉王疑之。 |
| hún jīn bái yù浑金白玉 | 见“浑金璞玉”。 | 宋·戴埴《鼠璞·魏相许伯》:“士大夫出处,如浑金白玉,不可玷阙。” |
| xī zì rú jīn惜字如金 | 谓极其节省文字,不多费笔墨。 | 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格局》:“文章所忌者,开口骂题。便说几句闲文,才归正传,亦未尝不可,胡遽惜字如金,而作此卤莽灭裂之状也!” |
| jī gǔ míng jīn击鼓鸣金 | 古时两军作战时用鼓和金发号施令,击鼓则进,鸣金则退。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三回:“张辽可使击鼓鸣金,许褚可使牧羊放马。” |
| jiāo jīn shuò shí燋金烁石 | 使金石销熔,形容天很酷热。 | 北齐 刘昼《新论 大质》:“大热煊赫,燋金烁石。” |
| liàng jīn mǎi fù量金买赋 | 汉司马相如《长门赋》序:“孝武皇帝陈皇后,时得幸,颇妒,别在长门宫,愁闷悲思。闻蜀郡成都司马相如,天下工为文,奉黄金百斤,为相如、文君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辞。而相如为文以悟主上,陈皇后复得亲幸。”后以“量金买赋”谓文章价值之高。 | 汉·司马相如《长门赋》序:“孝武皇帝陈皇后,时得幸,颇妒,别在长门宫,愁闷悲思。闻蜀郡成都司马相如,天下工为文,奉黄金百斤,为相如、文君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辞。而相如为文以悟主上,陈皇后复得亲幸。” |
| jīn gāng nǔ mù金刚努目 | 形容面目威猛可畏。 | 《太平广记》卷一七四引宋·庞元英《谈薮·薛道衡》:“隋吏部侍郎薛道衡,尝游钟山开善寺,谓小僧曰:‘金刚何为努目?菩萨何为低眉?’小僧答曰:‘金刚努目,所以降伏四魔;菩萨低眉,所以慈悲六道。’道衡怃然不能对。” |
| jīn zhī bò hǎi金鳷擘海 | 喻诗文雄健有力,精深透彻。 | |
| léi gǔ míng jīn擂鼓鸣金 | 金:指锣。指战场上击鼓打锣,以壮声势。 | 元·无名氏《午时牌》第二折:“我今日传了将令,则要您记的叮咛:也不许摇旗呐喊,也不许擂鼓鸣金。” |
| yī cùn guāng yīn yī cùn jīn一寸光阴一寸金 | 一寸光阴:指日影移动一寸;形容很短的时间。形容时间的宝贵。 | 唐 王贞白《白鹿洞》:“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
| fēn jīn bāi liǎng分金掰两 | 见“分斤掰两”。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五回:“真真泥腿光棍,专会打算盘、分金掰两的。” |
| duī jīn dié yù堆金叠玉 | 形容财富极多。 | 唐·韩愈《华山女》诗:“抽钗脱钏解环佩,堆金叠玉光青荧。” |
| huī huáng jīn bì辉煌金碧 | 形容建筑物等非常华丽灿烂。 | 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15回:“两面的房屋,都是画栋雕梁,辉煌金碧。” |
| gōng lín jīn hǔ宫邻金虎 | 指小人在位,接近帝王,贪婪如金之坚,凶恶如虎之猛。 | 汉 应劭《汉官仪》:“不制之臣,相与比周,比周者宫邻金虎。宫邻金虎,言小人在位,比周相进,与君为邻。” |
| diàn hé jīn chāi钿合金钗 | 钿盒和金钗,相传为唐玄宗与杨贵妃定情之信物。泛指情人之间的信物。 | 唐 白居易《长恨歌》:“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
| bì shì jīn mén避世金门 | 以之比喻身为朝官而逃避世务。 | 见“避世金马”。 |
| jiàng shí yùn jīn匠石运金 | 匠:匠人;石:人名;运:抡;斤:斧子。原指木匠石抡斧砍掉郢人鼻尖上的白灰,而没有碰伤郢人的鼻子。后用以形容技艺精湛。 | 《庄子 徐无鬼》:“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 |
| jīn jī dú lì金鸡独立 | 中国武术的一种姿式。像公鸡似的用一足站立的一种武术姿式。也泛指用一只脚站立。 | 清 李汝珍《镜花缘》:“我是金鸡独立,要一足微长。” |
| pī shā jiǎn jīn披沙捡金 | 披:分开;捡:挑选。拨开沙子,挑选金子。比喻从大量的东西中选取精华。 | 清·汪师韩《诗学纂闻》:“‘池塘’‘园柳’之篇,‘白云’‘绿涤’之作,‘乱流’‘孤屿’之句,‘云合’‘露泫’之词,披沙捡金,寥寥可数。” |
| jīn shí wèi kāi金石为开 | 金属和石头都会被打开。常与“精诚所至”连用。比喻真诚能产生巨大的感动力量;从而战胜一切困难。 | 西汉 刘向《新序 杂事四》:“熊渠子见其诚心,而金石为之开,况人心乎?” |
| jīn chāi huàn jiǔ金钗换酒 | 形容贫穷潦倒,落魄失意。 | 唐 元稹《三遣悲怀》诗之一:“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
| yù yè jīn bō玉液金波 | 比喻美酒。 |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他其实咽不下玉液金波。” |
| kēng jīn fēi yù铿金霏玉 | 见“铿金戛玉”。 | 清·钮琇《觚剩·樵隐》:“崔出《樵隐近咏》相示……黄不觉惊赏曰:‘此真铿金霏玉之音也。’” |